时间: 2025-04-30 11:32: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1:32:57
养生:字面意思是指保养生命,通过各种方法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长寿命。在中医理论中,养生强调顺应自然规律,调整饮食、作息、情志等方面,以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养生一词源自古代的养生学说,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等中医经典。随着时间的推移,养生的概念逐渐丰富,涵盖了饮食、、心理等多个方面。
在**文化中,养生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中医理论紧密相关。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养生已经成为人们追求健康生活的重要方式。
养生一词给人以积极、健康的联想,让人想到自然、和谐的生活方式。它传递出一种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以及对健康生活的向往。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听到周围的人谈论养生,比如选择有机食品、参加瑜伽课程等。我自己也尝试通过调整饮食和增加**来实践养生。
诗歌:
晨曦微露,我漫步林间,
呼吸清新,心随自然。
养生之道,贵在坚持,
身心和谐,岁月悠然。
视觉:养生可能让人联想到清晨的公园,人们在打太极、做早操的场景。 听觉:养生可能让人联想到轻柔的音乐,如古筝或钢琴曲,营造出宁静和谐的氛围。
在西方文化中,养生的概念可能对应于“wellness”或“health maintenance”,虽然具体实践有所不同,但核心理念都是追求健康和平衡的生活方式。
养生是一个富含文化内涵和实用价值的词汇。它不仅指导人们如何保持健康,还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在现代社会,养生已经成为一种普遍追求,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1.
【养】
(形声。从食,羊声。本义:饲养)。
供养,奉养;抚育。
【引证】
《说文》。古文从攴,未详。疑厮养作此字。-养,供养也。 、 《礼记·郊特牲》-凡食养阴气也,凡饮养阳气也。 、 《荀子·礼论》-殳能生之不能养之。 、 《韩非子·五蠹》-养不亏。 、 、 《韩非子·五蠹》-不食力而养足。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养公姥。 、 、 《史记·魏公子列传》-归养。 、 宋·王安石《伤仲永》-以养父母。
【组词】
养娇囡、 养家人、 养济院
2.
【生】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生”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生,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 、 《广雅》-生,出也。 、 《广韵》-生,生长也。 、 刘巘《易义》-自无出有曰生。 、 《易·系辞》-天地之大德曰生。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生好物也。 、 《荀子·王制》-草木有生而无知。 、 《诗·唐风·有杕之杜》-生于道左。 、 《诗·小雅·信南山》-生我百谷。 、 徐光启《甘薯疏序》-种之,生且蕃。 、 清·姚鼐《登泰山记》-多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组词】
生盛、 生化、 生骨、 生落、 生遂、 生荣、 生处、 生肌、 生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