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52: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52:34
担承(dān chéng)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承担、担负或接受某种责任、义务或任务。它强调的是主动承担起某种责任或义务,通常带有一定的承诺和责任感。
担承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
同义词:
反义词:
担承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担”(to carry or bear)和“承”(to accept or undertake)两个字组成,合起来即表示承担或接受。在古代汉语中,这两个字常分开使用,后来逐渐合并成一个词汇,强调主动承担的意味。
在中华文化中,担承常与责任感、诚信和家族观念联系在一起。在社会交往中,担承被视为一种美德,体现了个人的成熟和可靠性。
担承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正面和积极的,它让人联想到责任感和承诺,激发人们对任务或责任的认真态度和努力。
在个人生活中,担承可能体现在家庭责任、工作任务或社会义务上。例如,一个人可能担承起照顾家庭的责任,或者在工作中担承起重要的项目领导工作。
在诗歌中,担承可以用来表达对未来的承诺和对责任的尊重:
担承风雨路,不负韶华梦。
担承可以联想到一个人肩负重物的形象,或者在音乐中,可以联想到沉稳有力的旋律,象征着责任和承诺。
在英语中,担承可以对应词汇如“undertake”或“commit”,它们都表达了承担责任或义务的意思,但在语境和用法上可能有所不同。
担承是一个强调主动承担责任和义务的词汇,它在不同语境和文化中都有重要的应用。理解和正确使用担承,有助于提升个人的责任感和诚信度,在语言表达中增添深度和力量。
1.
【担】
扁担和挂在两头的东西。
【引证】
《楚辞·哀时命》。注:“荷曰担。”-负担荷以丈尺兮。 、 宋·欧阳修《归田录》-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组词】
挑担;担仗、 担头、 货郎担
中国重量单位。旧制一百斤为一担,今以百市斤为一市担。
【引证】
李颀《别梁鍠》-但闻行路吟新诗,不叹举家无担石。
2.
【承】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跽跪着的人,下面象两只手。合起来表示人被双手捧着或接着。本义:捧着)。
【组词】
承印、 承萼、 承盘
继承。
【引证】
《楚辞·招魂》。注:“续也。”-朱明未承夜兮。 、 《仪礼·少牢礼》。注:“犹传也。”-承致多福无疆于女孝孙。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
【组词】
承袭、 承家、 承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