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0:59: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0:59:53
电子干扰是指通过电子设备或技术手段,有意或无意地对电子系统、通信设备或雷达系统等造成干扰,影响其正常运作的行为。这种干扰可能包括信号的扭曲、阻塞、欺骗或其他形式的破坏。
“电子干扰”一词源于对电子学和通信技术的研究。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个词的含义和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展,特别是在电子战和信息战领域。
在现代社会,电子干扰的概念与网络安全、隐私保护等议题紧密相关。随着物联网和智能设备的普及,电子干扰的风险也在增加,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
电子干扰往往与负面情绪相关联,如焦虑、挫败感,因为它可能导致通信中断、数据丢失等严重后果。在军事和安全领域,电子干扰则可能与紧张、敌对的环境相联系。
在日常生活中,电子干扰可能表现为无线网络的不稳定或手机信号的丢失。例如,在参加重要电话会议时,突然的信号干扰可能会导致会议中断,影响工作效率。
在创作中,电子干扰可以被用作故事情节的转折点,如在一部侦探小说中,主角利用电子干扰技术来破解敌方的通信网络,从而揭露真相。
电子干扰的视觉联想可能包括电视屏幕上的雪花、电脑屏幕上的乱码等。听觉联想可能包括无线电中的静电噪音、手机通话中的杂音等。
在不同语言中,电子干扰的表达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概念是相通的。例如,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electronic jamming”或“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电子干扰是一个技术性较强的词汇,但随着科技的普及,它也逐渐进入日常生活语境。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对于理解现代通信技术、网络安全以及军事战略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电子干扰的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描述和解决与电子设备相关的问题。
1.
【电】
(形声。从雨,申声。本义:闪电)。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电,阴阳激耀也。 、 《五经通义》-电,电光也。 、 《谷梁传·隐公九年》。疏:“霆者,霹雳之别名。有霆必有电,故传云:‘电,霆也。’按,霆,电实同一词,后来歧为二义:其声曰霆,其光曰电。”-三月癸酉,大雨震电。震,雷也,电,霆也。
【组词】
电火
2.
【子】
构词后缀。
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
【组词】
胖子、 瘦子、 垫子
3.
【干】
(形声。从木,倝(gàn)声。本义:筑墙板。筑土墙时两边所用的木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俗作幹。按,植于两边者曰榦,植于两端者曰楨。散文则亦通称也。古筑墙先度其广,轮乃树楨,榦,继施横板于两边,榦内以绳束榦,实土筑之。一板竣则层累而上,五板为堵。-榦,筑墙端木也。 、 《左传·宣公十一年》-平板榦,称畚筑。 、 《三国志·陆凯传》-姚信、楼玄,…皆社稷之桢干,国家之良辅。
【组词】
榦楨
4.
【扰】
(形声。从手,擾省(yōu)声。本义:搅扰;扰乱)。
同本义。
【引证】
《玉篇》-扰,扰乱也。 、 《左传·襄公四年》-各有攸处,德用不扰。 、 《史记·太史公自序》-秦失其道,豪杰并扰。 、 《三国志·吴主传》-当农桑时,以役事扰民者,举正以闻。 、 《广东军务记》-(逆夷)不敢复行兹扰。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大惊扰。
【组词】
扰搅、 扰怨、 扰紊、 扰逼、 扰累、 扰习、 扰夺、 扰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