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20: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20:33
电子政务(E-Government)是指政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来提供公共服务,管理公共资源,以及与公民、企业和其他组织进行互动的一种新型政府运作模式。它旨在提高政府效率,增强透明度,促进公民参与,并最终提升治理质量。
在专业领域,电子政务通常涉及政府网站、在线服务、数据分析、网络安全等技术应用。在口语和文学中,它可能被用来描述政府现代化、数字化转型的过程,或者作为一种批评政府效率低下的手段。
同义词:数字政府、在线政府、网络政府。 反义词:传统政务、纸质政务。
“电子政务”一词源于英文“E-Government”,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这个词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流行。它反映了政府从传统管理模式向数字化、网络化管理模式的转变。
在许多国家,电子政务被视为政府现代化的标志,它不仅提高了政府服务的可达性和效率,还促进了公民参与和透明度。然而,在一些发展**家,电子政务的实施可能面临技术、资金和教育等方面的挑战。
电子政务通常给人带来积极的技术进步和效率提升的联想。然而,对于那些不熟悉技术或担心隐私泄露的人来说,它可能引起担忧和不安。
在日常生活中,电子政务使得诸如纳税、申请证件、查询公共信息等事务变得更加便捷。例如,通过电子政务平台,我能够在线提交税务申报,节省了大量时间。
在诗歌中,电子政务可以被描绘为连接公民与政府的无形桥梁,象征着现代社会的脉络。
电子政务可能让人联想到整洁的政府网站界面、高效的在线服务流程,或者是政府官员在会议中讨论数字化转型的场景。
在不同国家,电子政务的实施程度和重点可能有所不同。例如,新加坡以其高度发达的电子政务系统而闻名,而一些非洲国家则在努力克服基础设施不足的挑战。
电子政务是现代政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改变了政府与公民互动的方式,也推动了公共管理领域的创新。对于语言学*者来说,理解和掌握这一词汇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当代社会的脉搏,并在表达中体现出对现代治理模式的认识。
1.
【电】
(形声。从雨,申声。本义:闪电)。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电,阴阳激耀也。 、 《五经通义》-电,电光也。 、 《谷梁传·隐公九年》。疏:“霆者,霹雳之别名。有霆必有电,故传云:‘电,霆也。’按,霆,电实同一词,后来歧为二义:其声曰霆,其光曰电。”-三月癸酉,大雨震电。震,雷也,电,霆也。
【组词】
电火
2.
【子】
构词后缀。
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
【组词】
胖子、 瘦子、 垫子
3.
【政】
(会意兼形声。从攴从正,正亦声。攴(pū)敲击。统治者靠皮鞭来推行其政治。“正”是光明正大。本义:匡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政,正也。 、 《论语·有政》马注-政者,有所改更匡正。 、 《墨子·天志上》-必从上之政下。 、 清·秋瑾《致琴文书》-俚句戏呈伯母大人粲政。
【组词】
正己
4.
【务】
(形声。从力,務(wù)声。从力,表示要致力于某事。本义:致力,从事)。
同本义。
【引证】
《吕氏春秋·察今》-非务相反也。 、 《战国策·秦策一》-欲富国者,务广其地。 、 汉·贾谊《过秦论》-务耕织。
【组词】
务能、 务精、 务穑、 务法、 务本、 务外、 务纯、 务本、 务于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