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4 15:38: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4 15:38:37
望板:在建筑学中,望板是指屋顶上的一种木板,通常位于椽子之上,用于覆盖和保护屋顶结构,同时也是屋面瓦或其他覆盖材料的支撑基础。
望板一词源自古代建筑术语,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其材料和制作工艺也有所变化,但基本功能保持不变。
在中国传统建筑中,望板不仅是结构上的必需品,也承载着文化和审美的意义,反映了古代建筑工艺的精湛和对细节的重视。
望板让人联想到古老建筑的稳固和历史的沉淀,给人以安全感和对传统的尊重。
在参与家乡一座古庙的修复工作时,我第一次接触到了望板,深刻体会到了它在保护文化遗产中的重要作用。
在诗歌中,可以将望板比喻为历史的守护者:
望板如盾,守护着岁月的秘密, 每一道纹理,都是时间的诗篇。
望板可以让人联想到雨滴敲打在木板上的声音,或是阳光透过老旧屋顶的斑驳光影。
在不同文化中,屋顶结构的名称和材料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功能相似,都是为了保护建筑物免受自然元素的侵害。
望板作为一个专业术语,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不常见,但在建筑领域中却是一个基础且重要的概念。了解望板不仅增加了对建筑结构的认识,也让我对传统建筑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尊重。
1.
【望】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臣”象眼睛,下面是“壬”(tǐng)。象一个人站在土地上远望。小篆又加“月”字,表望的对象。本义:远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字疑当训远视也。-望,出亡在外望其还也。 、 《玉篇》-望,远视也。 、 《礼记·内则》。注:“望视,远视也。”-豕望视而交睫腥。 、 《庄子·胠箧》-邻邑相望,鸡狗之音相闻。 、 《庄子·天运》-望之而不能见也,逐之而不能及也。 、 《荀子·劝学》-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 《韩非子·喻老》-扁鹊望桓侯。 、 唐·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 、 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风烟望五津。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潭西南而望。
【组词】
望台、 望楼、 望阙、 望乞、 望国、 望睹、 望乡、 望祭、 望拜、 望祀、 望眼
2.
【板】
(形声。从木,反声。《说文》作“版”。本义:片状的木头。后凡施于宫室器用的片状物皆可称板)。
木板。 同: 版
【引证】
《玉篇》-板,木片也。 、 《诗·秦风 ·小戎》-在其板屋,乱我心曲。 、 《公羊传·定公十二年》。注:“八尺曰板。”-五板而堵。 、 《诗·鸿雁》传-一丈为板。 、 《礼记·檀弓》。-今一日而三斩板。
【组词】
板舆、 板梯、 板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