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10: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10:37
词汇“旨符”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
“旨符”一词的字面意思并不明确,因为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在古代文献中,“旨”通常指旨意、意图或命令,而“符”则可以指符咒、符箓或象征性的物品。因此,“旨符”可能指的是传达旨意的符号或象征物。
由于“旨符”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古代文献中,可能用于描述传达**旨意的物品或文书。在现代语境中,这个词几乎不被使用。
由于“旨符”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很难找到具体的例句。以下是一个假设的例句:
同义词:命令、旨意、诏令 反义词:无(因为不是一个常用词汇,难以找到确切的反义词)
“旨符”的词源可能与古代的文书和象征物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可能已经不再被广泛使用,因此在语言中的变化不大。
在古代,的旨符是权力的象征,传达着**的意志和命令。在现代社会,这个词已经失去了其原有的文化和社会背景意义。
由于“旨符”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不会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或联想。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的权威和仪式感。
由于“旨符”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很少会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创作中,可以将“旨符”用于描述古代的权力象征或神秘的符号,例如在历史小说或奇幻故事中。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古代的文书或符咒,结合音乐,可以联想到古代宫廷的庄严氛围。
由于“旨符”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难以进行比较。
“旨符”作为一个不常用的词汇,其意义和用法有限。在学语言和表达时,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和语言的演变。然而,由于其不常用,它在现代语言学和表达中的重要性相对较低。
1.
【旨】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象“匕”(bǐ)即匙形,下面是口,以匙入口,表示味道好。”“口”隶变为“日”。《说文》:“从甘,匕声。本义:味美)。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旨,美也。从甘,匕声。 、 《诗·鲁颂·泮水》-既饮旨酒。 、 《仪礼·乡饮礼》-告旨。 、 《礼记·学记》-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组词】
旨甘、 旨味、 旨肴
2.
【符】
(形声。从竹,付声。从“竹”,表示与竹子有关。本义: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调兵将用的凭证,双方各执一半,以验真假)。
符信。
【引证】
《说文》。按,有铜虎符,竹使符,或曰五寸,古用圭璋,其后乃以符代之。-符,信也。汉制以竹长六寸分而相合。 、 《周礼·掌节》。注:“如今官中诸官诏符也。”-门关用符节。 、 《孟子》-若合符节。 、 《汉书·高帝纪》-封皇帝玺符节。 、 《史记·魏公子列传》-晋鄙合符,疑之,举手视公子。
【组词】
符玺、 符宝郎、 符契、 符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