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22: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22:16
词汇“旨蓄”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古文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我们可以尝试进行以下分析:
“旨蓄”由两个字组成:
结合起来,“旨蓄”可能指的是有目的地积累或储存某物,尤其是指为了某种目的而精心准备的物品或资源。
由于“旨蓄”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可能非常有限。在古文中,它可能出现在描述储备粮食、资源或策略的语境中。
“旨蓄”的词源可能来自于古代汉语,用于描述有目的的储备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可能在日常语言中逐渐被更常用的词汇所替代。
在古代社会,旨蓄可能与国家的粮食储备、战争准备等重大事件相关,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稳定与危机管理策略。
对于现代人来说,“旨蓄”可能带来一种谨慎、预见性和准备的情感联想,可能与节俭、计划和长远考虑相关。
由于“旨蓄”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它。然而,在讨论历史事件或古代文献时,了解这个词汇可能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相关内容。
在创作中,可以将“旨蓄”用于描述一个角色为了某个长远目标而精心准备和积累资源的情景,增加文本的深度和历史感。
由于“旨蓄”涉及储备和积累的概念,可以联想到仓库、图书馆或金库的图像,以及与之相关的沉静、有序的声音。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旨蓄”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可以通过组合其他词汇来实现,例如英语中的“strategic reserve”或“intentional accumulation”。
“旨蓄”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储备和准备的重要性的认识。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我们对语言多样性和历史深度的理解。
1.
【旨】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象“匕”(bǐ)即匙形,下面是口,以匙入口,表示味道好。”“口”隶变为“日”。《说文》:“从甘,匕声。本义:味美)。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旨,美也。从甘,匕声。 、 《诗·鲁颂·泮水》-既饮旨酒。 、 《仪礼·乡饮礼》-告旨。 、 《礼记·学记》-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组词】
旨甘、 旨味、 旨肴
2.
【蓄】
(形声。从艸,畜声。本义:积聚,储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蓄,积也。 、 《广雅》-蓄,聚也。 、 《诗·邶风·谷风》-我有旨蓄,亦以御冬。 、 张衡《东京赋》-洪恩素蓄。 、 《贾子·无蓄》-蓄积者,天下之太命也。 、 《礼记·王制》-无三年之蓄。 、 《韩非子·初见秦》-蓄积索,田畴荒。 、 《国语·楚语下》-积货滋多,蓄怨滋厚。 、 《新五代史》-将军蓄米,将疗饥乎;将破敌乎?
【组词】
蓄火、 蓄菜、 蓄余、 蓄毓、 蓄租、 蓄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