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15: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15:03
救生衣:一种专门设计的服装,用于在水上活动时提供浮力,帮助穿着者保持在水面上,以防止溺水。它通常由轻便、耐用的材料制成,内部填充有浮力材料,如泡沫塑料或空气袋。
救生衣的词源可以追溯到早期的海上救援装备,最初可能是简单的木板或浮木,后来发展成为填充有软木或泡沫的背心。随着材料科学和设计技术的发展,现代救生衣更加轻便、舒适且功能多样。
在海洋文化中,救生衣是生存的象征,也是对海上工作者的一种保护。在一些沿海社区,救生衣的使用和维护被视为重要的生活技能。
救生衣给人以安全感,联想到救援、保护和生存。它也可能唤起对海洋、冒险和未知的敬畏感。
在一次海边旅行中,我亲眼目睹了一名儿童因穿着救生衣而安全获救的情景,这让我深刻理解了救生衣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救生衣可以比喻为生活中的支持系统或精神上的慰藉:
在生活的波涛中,你是我的救生衣, 让我在困境中浮起,不至沉沦。
想象一件鲜艳的橙色救生衣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漂浮,伴随着海浪的声音和救援直升机的轰鸣,这些都能唤起强烈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不同语言中,救生衣的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功能和象征意义大致相同。例如,在英语中称为“life jacket”,在法语中称为“gilet de sauvetage”。
救生衣不仅是水上活动的安全装备,也是生存和希望的象征。它在语言中的使用丰富多样,能够唤起人们的情感和联想。了解和使用这一词汇,对于提高水上安全意识和丰富语言表达都具有重要意义。
1.
【救】
(形声。从攴(pū),轻轻敲击,求声。本义:止;禁止;阻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救,止也。 、 《周礼·司救》注-救,犹禁也。以礼防禁人之过者也。 、 《周礼·大司徒》。注:“救,救凶灾也。”-使之相救。 、 《孟子·离娄下》-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
【组词】
救止、 救祸、 救灭、 救熄、 救扑
2.
【生】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生”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生,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 、 《广雅》-生,出也。 、 《广韵》-生,生长也。 、 刘巘《易义》-自无出有曰生。 、 《易·系辞》-天地之大德曰生。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生好物也。 、 《荀子·王制》-草木有生而无知。 、 《诗·唐风·有杕之杜》-生于道左。 、 《诗·小雅·信南山》-生我百谷。 、 徐光启《甘薯疏序》-种之,生且蕃。 、 清·姚鼐《登泰山记》-多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组词】
生盛、 生化、 生骨、 生落、 生遂、 生荣、 生处、 生肌、 生条
3.
【衣】
穿衣。
【引证】
《孟子·滕文公上》-许子必织布然后衣乎? 、 、 《韩非子·五蠹》-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
【组词】
衣紫腰金、 衣帛、 衣冠
遮盖;包扎。
【引证】
《易·系辞下》-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 、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裂裳衣疮。
【组词】
衣被海内、 衣饰、 衣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