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09: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09:39
救生堤:字面意思是指一种用于防止水灾、保护生命财产安全的堤坝。它通常是在河流、湖泊或海洋边建造的,用以抵御洪水或海啸的冲击,保护沿岸地区免受水患的侵袭。
在文学中,救生堤可能被用作象征,代表保护和安全的概念。在口语中,它可能被提及作为一种实际的防灾措施。在专业领域,如水利工程或城市规划中,救生堤的设计和建设是重要的研究课题。
同义词:防洪堤、护岸堤、防波堤 反义词:溃堤、决口(指堤坝的破坏)
救生堤这个词可能起源于对人类生命安全的关注,随着城市化进程和自然灾害频发,其重要性逐渐被认识并加以实践。
在许多沿海或河流密集的地区,救生堤是社区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是物理屏障,也是心理上的安慰,象征着人类对自然灾害的防御和适应能力。
救生堤让人联想到安全、保护和坚韧。它代表了人类在面对自然挑战时的决心和智慧,同时也可能引发对灾害和损失的忧虑。
在2004年印度洋海啸后,许多国家加强了救生堤的建设,以防止类似的灾难再次发生。这些措施不仅提高了防灾能力,也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
在诗歌中,救生堤可以被描绘为“海岸的守护者,静静地守护着夜的安宁”。
想象一下救生堤在夕阳下的剪影,海浪轻轻拍打堤岸的声音,这些都能唤起一种宁静而坚定的感觉。
在不同文化中,救生堤的概念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功能——保护生命和财产安全——是普遍的。
救生堤不仅是物理结构,也是人类智慧和勇气的象征。它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提醒我们关注安全和保护的重要性,同时也激发我们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1.
【救】
(形声。从攴(pū),轻轻敲击,求声。本义:止;禁止;阻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救,止也。 、 《周礼·司救》注-救,犹禁也。以礼防禁人之过者也。 、 《周礼·大司徒》。注:“救,救凶灾也。”-使之相救。 、 《孟子·离娄下》-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
【组词】
救止、 救祸、 救灭、 救熄、 救扑
2.
【生】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生”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生,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 、 《广雅》-生,出也。 、 《广韵》-生,生长也。 、 刘巘《易义》-自无出有曰生。 、 《易·系辞》-天地之大德曰生。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生好物也。 、 《荀子·王制》-草木有生而无知。 、 《诗·唐风·有杕之杜》-生于道左。 、 《诗·小雅·信南山》-生我百谷。 、 徐光启《甘薯疏序》-种之,生且蕃。 、 清·姚鼐《登泰山记》-多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组词】
生盛、 生化、 生骨、 生落、 生遂、 生荣、 生处、 生肌、 生条
3.
【堤】
(形声。从土,是声。本义:河堤,堤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隄,唐也。 、 《礼记·月令》-完堤防。 、 《荀子·王制》-脩堤梁。 、 唐·李白《赠清漳明府侄聿》-河堤绕绿水。
【组词】
河堤;海堤;堤埽、 堤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