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04: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04:23
词汇“射师”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探讨这个词汇的可能含义和用法。
“射师”字面意思是指专门从事射箭的师傅或专家。在古代,射师可能指的是宫廷中的射箭教练或军队中的弓箭手教官。
在文学作品中,“射师”可能被用来形容一个技艺高超的弓箭手,或者在描述古代战争场景时提及。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几乎不会被使用,除非是在特定的历史或文化讨论中。在专业领域,如体育或军事历史研究中,可能会提及“射师”。
同义词:弓箭手、箭术大师 反义词:(由于“射师”特指射箭的专家,反义词可能不直接对应,但可以考虑与“新手”或“不熟练者”相对)
“射师”一词可能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射”指的是射箭的动作,“师”则指教师或专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描述古代文化和历史时仍会被提及。
在**古代,射箭是一项重要的军事技能,也是文人雅士修养的一部分。因此,射师在古代社会中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
提到“射师”,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武士精神和精湛的技艺,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
在现代生活中,“射师”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参与射箭**或研究古代文化时,可能会遇到相关的讨论或文献。
在创作中,可以将“射师”作为一个角色,赋予他传奇的箭术和深厚的人生哲学,通过他的故事展现古代文化的魅力。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身着古装的射师在林中练*箭术的场景。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风吹过箭矢的声音或弓弦拉动的声响。
在其他文化中,如日本有“弓道”(Kyudo),其中的“弓师”(Kyudoshi)类似于“射师”,都是指精通弓箭技艺的专家。
“射师”这个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了解和学*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的军事、文化和体育活动。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我们对语言多样性和历史深度的认识。
1.
【射】
(本作“射”。会意。金文字形,象箭在弦上,手(寸)在发放。小篆把弓矢形讹变成“身”字,误。本义:用弓发箭使中远处目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射,弓弩发于身而中于远也。 、 《周礼·保氏》-三曰五射。 、 《礼记·射义》-射者,男子之事也。 、 《汉书·萧望之传》。注:“射之言投射也。”-以射策甲科为郎。 、 《后汉书·光武纪》-射声校尉。 、 《汉书·李广苏建传》-常能为汉伏弩射之。 、 邵长蘅《青门剩稿》-应元往来驰射,发一矢辄殪一贼。
【组词】
射鹄、 射日、 射牛、 射利
2.
【师】
(会意。从币,从垖。垖(duī)是小土山,帀(zā)是包围。四下里都是小土山,表示众多。本义:古代军队编制的一级。二千五百人为一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师,二千五百人为师。 、 《书·伪泰誓》-王乃犬巡六师。 、 《诗·小雅·采芑》-陈师鞠旅。 、 《周礼·地官·小司徒》-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