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22: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22:04
词汇“宛肖”在中文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它似乎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因此,我将基于假设对其进行分析,假设“宛肖”是一个组合词,由“宛”和“肖”两个字组成。
结合这两个字,“宛肖”可以理解为“仿佛相似”或“好像相像”的意思。
由于“宛肖”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用来形容某物或某人与另一物或人非常相似,以至于难以区分。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在特定的文学或艺术讨论中。
由于“宛肖”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难以考证。假设它是一个组合词,那么“宛”和“肖”的词源和演变可以分别追溯。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下,“宛肖”可能被用来形容艺术作品或建筑的高度还原或模仿,强调其与原作的相似度。
“宛肖”可能给人一种精致、细腻的印象,因为它涉及到高度相似和仿佛的感觉。
由于“宛肖”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应用可能较为有限。在特定的艺术或设计讨论中,可能会用到这个词汇。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宛肖”来形容自然景物的美丽与和谐,如“山水宛肖,如诗如画”。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画作与原作几乎一模一样,难以分辨;结合音乐,可以想象一段旋律与另一段旋律极为相似,仿佛是同一首曲子的不同演绎。
由于“宛肖”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存在。
尽管“宛肖”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体现了汉语中组合词的灵活性和丰富性。在特定的语境下,它可以用来形容高度相似或仿佛的感觉,为语言表达增添了一种细腻和精确的维度。
1.
【宛】
(形声。从宀(mián),夗(yuàn)声。象屋里的草弯曲自相覆盖。本义:弯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宛,屈草自覆也。 、 《史记·司马相如传》-宛宛黄龙。 、 《汉书·扬雄传下》-是以欲谈者宛舌而固声。
【组词】
宛妙、 宛虹、 宛曲、 宛委、 宛宛、 宛燀
2.
【肖】
(形声。从肉,小声。本义:相似,相像)。
同本义(侧重于本质特点上的相像)。
【引证】
《说文》。字亦作俏-肖,骨肉相似也。 、 《列子·杨朱》-人俏天地之类。 、 《淮南子·地形》-肖形而蕃。 、 《孟子》-丹朱之不肖。 、 《书·说命上》-乃审厥象,俾以形旁求于天下,(傅)说筑傅岩之野,惟肖。 、 清·林觉民《与妻书》-使之肖我。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无不毕肖。
【组词】
肖子、 肖题、 肖似、 肖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