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37: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37:05
词汇“宛舌”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这个词汇可能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或者是一个非常生僻的词汇。因此,我将基于假设的情况来进行分析,假设“宛舌”是一个形容词,意指说话时舌头不灵活,发音不清晰。
由于“宛舌”不是一个常见词汇,其词源和演变难以考证。如果这是一个现代创造的词汇,那么它的词源可能就是基于其字面意思的直接组合。
在某些文化中,说话的清晰度和流利度被视为重要的社交技能。因此,“宛舌”可能会被视为一种社交障碍,影响个人的社交表现。
在现实生活中,可能会在描述某人因为紧张而说话不清晰时使用“宛舌”这个词。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宛舌”来形容一个角色在特定情境下的说话状态,增加文学效果。
由于“宛舌”不是一个常见词汇,其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存在。
尽管“宛舌”不是一个常见词汇,但它可以用来形象地描述一个人在特定情境下的说话状态。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描述和理解他人的情感和状态。
1.
【宛】
(形声。从宀(mián),夗(yuàn)声。象屋里的草弯曲自相覆盖。本义:弯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宛,屈草自覆也。 、 《史记·司马相如传》-宛宛黄龙。 、 《汉书·扬雄传下》-是以欲谈者宛舌而固声。
【组词】
宛妙、 宛虹、 宛曲、 宛委、 宛宛、 宛燀
2.
【舌】
(会意。从干,从口。本义:舌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舌,在口所以言也,别味也。从干,从口,会意。言犯口而出,食犯口而入也。 、 《易·说卦》-兑为口舌。 、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心在窍为舌。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组词】
舌举、 舌挢不下、 舌刺刺、 舌敞唇穿、 舌簧、 舌干唇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