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47: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47:46
词汇“以椓为楹”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古代建筑术语,字面意思是用小木桩(椓)当作大柱子(楹)。这个成语比喻用小才担任大任,或者用不适当的东西来替代应有的东西,通常带有贬义。
是所谓诘匠氏之不以杙为楹,而訾医师以昌阳引年,欲进其豨苓也。
1.
【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金文字形,象人。本义:用)。
同本义。有一部分现已弱化成了介词。
【引证】
《说文》-以,用也。 、 《小尔雅》-以,用也。 、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凡师能左右之曰以。 、 《左传·定公十年》-封疆社稷是以。 、 蔡元培《图画》-纯以形式。 、 《论语》-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组词】
以手代足、 以疏间亲、 以耳为目、 以指测河
2.
【杙】
假借为“弋”。小木桩。
【引证】
《尔雅》。注:“杙也。”-杙谓之杙。
【组词】
杙屋
系在木桩上。
【引证】
宋·王安石《后元丰行》-杨柳中间杙小舟。
【组词】
杙船
3.
【为】
(爲字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下象形。古文象两母猴相对形)。
帮助;佑助。
【引证】
《诗·大雅·凫鷖》-福禄来为。
【组词】
为虎添
4.
【楹】
(形声。从木,盈声。本义:厅堂前部的柱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楹,柱也。 、 《诗·商颂·殷武》-旅楹有闲。 、 《礼记·明堂位》-刮楹达乡。 、 《春秋·庄公二十三年》-丹桓宫楹。
【组词】
楹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