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8:50: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8:50:24
宅门 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有两个含义:
宅门 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宅”(住宅)和“门”(入口)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宅门一词就已经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传统文化中,宅门不仅是家庭的物理入口,也是家族荣誉和社会地位的象征。宅门的设计、装饰和开启方式都可能反映出主人的社会地位和文化品味。
宅门 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家的温馨、安全感和归属感。同时,它也可能唤起对传统、历史和家族传承的思考。
在个人生活中,宅门可能是一个重要的象征,代表着个人的隐私和安全。例如,每次回家,推开宅门的那一刻,都可能带来一种放松和满足感。
在诗歌中,宅门可以被用来象征内心的封闭或开放:
宅门紧闭,心扉却敞开, 在寂静的夜里,倾听风的低语。
宅门 可能让人联想到古老的木门,上面有铜环和雕刻,伴随着沉重的开启声,带来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 "front door" 或 "house gate",但它们通常没有宅门在中文中所承载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宅门 这个词汇在中文中不仅指代物理的门,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宅门的多重含义,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文化和传统。
1.
【宅】
(形声。从宀(mián),乇(zhé)声。本义:住所;住处)。
同本义。
【引证】
小徐本《说文》-宅,所托居也。 、 《易·象传》-上以厚,下安宅。 、 《孟子·梁惠王上》-五亩之宅。 、 汉·刘向《列女传》-便利田宅。 、 晋·陶渊明《归园田居》-方宅十余亩。 、 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 、 白居易《琵琶行》-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组词】
卜宅、 宅司、 宅券、 宅相、 宅神、 宅屋
2.
【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门形。“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双扇门,门)。
同本义 。房屋垣墙等建筑物,在出入通口处所设可开关转动的装置。古代门与户有别,一扇曰户,两扇曰门;又在堂室曰户,在区域曰门。
【引证】
、 《白虎通》-五祀,门以闭藏自固也。 、 《墨子·号令》-门常闭。 、 陶渊明《归去来辞》-门虽设而常关。
【组词】
门阑、 门钉、 门楔、 门吊儿、 门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