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40: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40:54
宅院: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指一个有围墙或篱笆围绕的住宅区域,通常包括主屋和附属建筑,如花园、庭院等。它强调的是一个相对封闭和独立的生活空间,常用于描述传统的中式住宅或庄园。
“宅院”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宅”指住宅,“院”指围起来的空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固定,主要用于描述传统的中式住宅布局。
在**传统文化中,宅院不仅是居住的地方,也是家族荣誉和社会地位的象征。宅院的布局和装饰往往反映了主人的品味和财富。
“宅院”这个词往往让人联想到宁静、安全、传统和家族的温馨。它可能唤起对过去时光的怀念,或是对稳定生活的向往。
在个人生活中,宅院可能是一个人童年记忆的一部分,或是梦想中的退休居所。例如,一个人可能回忆起在祖父母宅院中度过的无忧无虑的夏天。
在诗歌中,“宅院”可以用来营造一种宁静和怀旧的氛围:
绿荫下的宅院,
石径蜿蜒,
岁月静好,
回忆绵长。
结合图片,宅院可能让人想到古朴的木门、青砖绿瓦和悠扬的鸟鸣。音乐方面,可能联想到古筝或笛子的悠扬旋律,营造出一种古典和宁静的氛围。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manor”或“estate”,它们也指代大型的私人住宅和附属土地,但在建筑风格和文化意义上有所不同。
“宅院”这个词在中文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它不仅是居住的空间,也是情感和记忆的载体。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和传达特定的文化背景和情感色彩。
1.
【宅】
(形声。从宀(mián),乇(zhé)声。本义:住所;住处)。
同本义。
【引证】
小徐本《说文》-宅,所托居也。 、 《易·象传》-上以厚,下安宅。 、 《孟子·梁惠王上》-五亩之宅。 、 汉·刘向《列女传》-便利田宅。 、 晋·陶渊明《归园田居》-方宅十余亩。 、 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 、 白居易《琵琶行》-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组词】
卜宅、 宅司、 宅券、 宅相、 宅神、 宅屋
2.
【院】
(形声。从阜(fù),完声。“阜”是土山,与土、建筑有关。本义:庭院,院子。房屋围墙以内的空地)。
同本义。
【引证】
《广雅》-院,垣也。 、 《玉篇》-院,周垣也。 、 《增韵》-有垣墙者曰院。 、 汉·司马光《西江月》-深院月明人静。
【组词】
前院;后院;深宫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