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0:45: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0:45:16
父女:这个词汇由两个汉字组成,“父”指的是父亲,即女儿的男性直系亲属;“女”指的是女儿,即父亲的年轻女性后代。因此,“父女”字面意思是指父亲和女儿之间的关系。
在文学作品中,“父女”关系常常被用来探讨亲情、责任、成长和代际冲突等主题。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更多地用于日常对话,描述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社会学,父女关系可能被作为研究家庭动态和人际关系的案例。
同义词:父女关系可以用“父女情”、“父女情深”等词汇来表达,强调情感的深厚。 反义词:如果要从关系疏远的角度描述,可以使用“父女疏离”、“父女隔阂”等词汇。
“父”和“女”这两个字在**古代文献中就已经出现,且其基本含义至今未变。随着社会的发展,父女关系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从单纯的血缘关系扩展到包括情感、教育、社会角色等多个层面。
在**传统文化中,父女关系往往强调父亲的权威和女儿的顺从。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这种关系模式正在发生变化,父女之间的平等和沟通越来越受到重视。
提到“父女”,我联想到的是温馨、保护和成长的画面。这种关系常常让人感到温暖和安全,同时也可能伴随着成长过程中的挑战和冲突。
在我的生活中,我见证了许多父女之间的感人故事,比如父亲如何支持女儿的梦想,或者女儿如何帮助年迈的父亲适应现代生活。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父女”:
在时光的长河里,
父女携手同行,
一抹温暖的阳光,
照亮了彼此的心房。
看到“父女”这个词,我可能会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位父亲牵着女儿的手,在公园里散步。听觉上,可能会想到女儿对父亲撒娇的声音,或是父亲教导女儿时的温柔语调。
在西方文化中,“father-daughter”同样指代父亲和女儿的关系,但其强调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可能与**文化有所不同,比如更加强调个人独立和平等。
通过对“父女”这个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和文化中的多样性。这个词汇不仅是描述家庭关系的简单标签,更是承载了丰富情感和社会意义的符号。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思想和情感。
1. 【父】 (指事。甲骨文字形,象右手持棒之形。意思是:手里举着棍棒教子女守规矩的人是家长,即父亲。本义:父亲)。 同本义。
2.
【女】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个敛手跪着的人形。本义:女性, 女人,与“男”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王育说:“对文则处子曰女,适人曰妇。”-女,妇人也。 、 《诗·卫风·氓》-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 贾谊《论积贮疏》-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男女衣著。 、 《韩非子·亡征》-男女无别。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如倩女之靧。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男女奔窜。
【组词】
女陪堂、 女先儿、 女红、 女冠、 女兄、 女伯、 女嬖、 女隶、 女中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