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49: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49:58
牢房:字面意思是指用于关押囚犯的房间或小室,通常位于监狱内部。它是一个封闭的空间,用于限制囚犯的自由,确保他们不会逃跑,并便于监狱管理人员对其进行监管。
“牢房”一词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牢”字最初指圈养牲畜的地方,后来引申为关押犯人的地方。随着时间的推移,“牢房”逐渐成为专门指代监狱中关押囚犯的房间的词汇。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牢房”往往承载着不同的象征意义。在一些文化中,牢房可能被视为惩罚和改造的场所,而在另一些文化中,它可能被视为压迫和不公的象征。
“牢房”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压抑和阴暗的情感色彩。它让人联想到孤独、绝望和失去自由的痛苦。这种联想在文学和艺术作品中经常被用来增强情感表达。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参观过一座历史悠久的监狱,亲眼看到了那些狭小而阴暗的牢房。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自由的宝贵和牢房所带来的压抑感。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牢房”:
在阴暗的牢房里,
时间凝固成无尽的沉默,
每一块石砖都诉说着,
囚禁的灵魂,渴望自由的呼唤。
想象一下,一间昏暗的牢房,铁门紧闭,墙上斑驳的痕迹,空气中弥漫着潮湿和霉味。这种场景往往伴随着沉重的脚步声和铁链的摩擦声,营造出一种压抑和不安的氛围。
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中,“牢房”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含义都是指关押囚犯的房间。例如,在英语中,对应的词汇是“cell”,在法语中是“cachot”。
通过对“牢房”这个词汇的深入学习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和象征意义。它不仅是一个描述监狱设施的词汇,更是一个充满情感和联想的符号,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表达。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对于丰富语言表达和深化文化理解至关重要。
1.
【牢】
(象形指事。据甲骨文,里面是个“牛”字,外面象养牛的圈。泛指一般养性畜的栏圈(juàn)。本义:关养牛马等牲畜的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牛羊豕之闲曰牢。-牢,闲养牛马圈也。 、 《诗·大雅·公刘》-执豕于牢。 、 《战国策·楚策》-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 《周礼·充人》-祀五帝则系于牢。 、 《列子·仲尼》-长幼群聚,而为牢藉。 、 《庄子·达生》-元端以临牢筴。
【组词】
牢栈、 牢筴、 牢藉
2.
【房】
(形声。从户,方声。上古边室皆用单扇门(即“户”),庙门大门才用双扇门,故“房”从“户”。本义:正室左右的住室)。
古代堂中间叫正室,两旁的叫房。
【引证】
《说文》-房,室在傍者也。 、 《六书故》。段曰:“凡堂之内,中为正室,左右为房,所谓东房、西房也”。桂馥曰:“古者宫室之制,前堂后室。前堂之两头有夹室,后室之两旁有东西房。”-房,室旁夹室也。 、 《仪礼·乡食礼》-记宰夫宴出自东房。 、 《书·顾命》-在东房。 、 《左传·宣公十七年》-郤子登,妇人笑于房。
【组词】
厢房、 房植、 房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