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08: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08:11
牢扉:字面意思是指牢房的门,通常用来比喻限制或封闭的状态。在现代汉语中,它更多地被用来形容某种封闭、限制或难以逾越的界限。
“牢扉”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最初确实是指牢房的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意义逐渐扩展,用来比喻各种形式的限制和封闭。
在**传统文化中,牢扉常与监狱、惩罚等负面概念联系在一起。在现代社会,它更多地被用来形容心理或社会层面的限制。
“牢扉”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压抑和封闭的,它让人联想到被限制、无法逃脱的困境。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遇到某种心理或情感上的障碍,感觉就像一扇牢扉,难以逾越。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心灵的牢扉紧闭, 时光的钥匙无法开启。 在黑暗中徘徊, 寻找那一丝光明的缝隙。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iron gate”或“prison door”,但其比喻意义和使用场景可能有所不同。
“牢扉”作为一个词汇,不仅具有字面意义,更有着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意义。它在文学和日常语言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人们更深刻地表达和理解各种限制和封闭的状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和灵活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1.
【牢】
(象形指事。据甲骨文,里面是个“牛”字,外面象养牛的圈。泛指一般养性畜的栏圈(juàn)。本义:关养牛马等牲畜的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牛羊豕之闲曰牢。-牢,闲养牛马圈也。 、 《诗·大雅·公刘》-执豕于牢。 、 《战国策·楚策》-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 《周礼·充人》-祀五帝则系于牢。 、 《列子·仲尼》-长幼群聚,而为牢藉。 、 《庄子·达生》-元端以临牢筴。
【组词】
牢栈、 牢筴、 牢藉
2.
【扉】
(形声。从户,非声。从“户”表示与门户有关。本义:门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扉,户扇也。 、 《尔雅》-阖谓之扉。 、 《仪礼·士丧礼》-阖东扉。 、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子尾抽桷击扉。 、 《三国演义》-且蜀兵应者,皆准备归计,其父母妻子依扉而望。 、 宋·陆游《绯桃开小酌》-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组词】
柴扇;荆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