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17: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17:26
词汇“牢牲”在中文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它似乎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因此,我将基于假设和可能的含义来进行分析。
如果“牢牲”是一个词汇,它可能是由“牢”和“牲”两个字组合而成。其中,“牢”通常指监狱或者牢固的地方,“牲”则指牲畜或动物。结合起来,“牢牲”可能指的是被关押的动物,或者比喻性地指被限制自由的人。
由于“牢牲”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无从考证。但如果它是从“牢”和“牲”两个字组合而来,那么它的词源可能与古代的监狱和牲畜管理有关。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下,“牢牲”可能被用来形容那些被剥夺自由的人,反映了社会对自由和尊严的重视。
这个词汇可能带有一种悲哀和无奈的情感,让人联想到被囚禁的动物或人,失去了自由和选择。
由于这个词汇不常见,个人应用的例子可能不多。但如果我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情况,我可能会用这个词汇来形容那些被迫处于不利境地的人。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铁栏的阴影下,他是夜的牢牲,梦的囚徒。”
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监狱的铁栏、锁链声和动物的哀鸣。
如果“牢牲”在其他语言中有对应词汇,可能会有类似的含义,但具体情况需要根据具体语言和文化来分析。
虽然“牢牲”不是一个常见词汇,但它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视角来思考自由和囚禁的问题。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和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概念。
1.
【牢】
(象形指事。据甲骨文,里面是个“牛”字,外面象养牛的圈。泛指一般养性畜的栏圈(juàn)。本义:关养牛马等牲畜的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牛羊豕之闲曰牢。-牢,闲养牛马圈也。 、 《诗·大雅·公刘》-执豕于牢。 、 《战国策·楚策》-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 《周礼·充人》-祀五帝则系于牢。 、 《列子·仲尼》-长幼群聚,而为牢藉。 、 《庄子·达生》-元端以临牢筴。
【组词】
牢栈、 牢筴、 牢藉
2.
【牲】
(形声。从牛,从生。本义:古代供祭祀用的全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牛完全当为字之训。-牲,牛完全也。 、 《谷梁传·哀公元年》-全曰牲,伤曰牛。 、 《周礼·庖人》注-始养之曰畜,将用之曰牲,是牲者,祭祀之牛也。 、 《易·萃》。郑注:“大牲,牛也。”-用大牲。 、 《左传·僖公三十一年》-礼不卜常祀,而卜其牲日。牛卜日曰牲。
【组词】
牲体、 牲礼、 牲玉、 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