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39: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39:28
“三班六房”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三个班次和六个房间。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机构或组织的规模较大,分工细致,管理层次分明。
在文学作品中,“三班六房”可能用来描绘一个官僚机构的庞大和复杂,如古代的官府或现代的大型企业。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形容某个组织或团队的工作流程非常规范和有序。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组织行为学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讨论组织结构和分工。
“三班六房”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官府制度。在古代,官府为了高效运作,通常会设置多个班次和房间,每个班次和房间负责不同的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形容任何具有类似结构的组织或机构。
在传统文化中,官僚体系一直被视为社会秩序和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三班六房”这个成语也反映了人对于秩序和规范的重视。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秩序井然、管理严格的感觉。在情感上,它可能让人联想到高效、专业和可靠。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一家大型企业工作,那里的管理体系非常完善,每个部门都有明确的职责,可以说是“三班六房”的典型代表。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三班六房,秩序井然,每个岗位,责任分明。”
视觉上,可以想象一个宽敞的办公室,每个房间都有人在忙碌,班次交替,井然有序。听觉上,可能是键盘敲击声、电话铃声和人们低声交谈的声音。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成语,但类似的表达如“well-organized”或“structured”可以传达类似的意思。
“三班六房”这个成语不仅反映了古代官府的组织结构,也适用于现代社会的各种组织。它强调了秩序和规范的重要性,对于理解和描述复杂的组织结构非常有用。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可以帮助我更准确地描述和理解各种组织的工作方式。
想这新年大节,老爷衙门里,三班六房,那一位不送帖子来?
你能直接同两县衙门里~的朋友,或各街坐卡子的老总们,打堆顽耍。
1.
【三】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 《广韵》-三,数名。 、 《庄子·齐物论》-二与一为三。 、 《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王三赐命。 、 《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结恨三泉。 、 《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 《国语·周语下》-纪之以三。 、 《战国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组词】
三叉、 三木、 三节、 三学、 三衙、 三巡、 三休、 三脚猫、 三班六房、 三已、 三五
2.
【班】
(会意。从玨,从刀。金文,中间是刀,左右是玉。象用刀割玉。本义:分割玉)。
分瑞玉。瑞玉是古代玉质的信物,中分为二,各执其一以为信。
【引证】
《说文》-班,分瑞玉也。 、 《书·舜典》-班瑞于群后。
【组词】
班瑞
3.
【六】
古国名 。故城在今安徽省六安县北。
【引证】
《春秋》-秋,楚人灭六。
古县名。在今安徽省六安县。
【引证】
《汉书》-当阳君英布为九江王,都六。
4.
【房】
(形声。从户,方声。上古边室皆用单扇门(即“户”),庙门大门才用双扇门,故“房”从“户”。本义:正室左右的住室)。
古代堂中间叫正室,两旁的叫房。
【引证】
《说文》-房,室在傍者也。 、 《六书故》。段曰:“凡堂之内,中为正室,左右为房,所谓东房、西房也”。桂馥曰:“古者宫室之制,前堂后室。前堂之两头有夹室,后室之两旁有东西房。”-房,室旁夹室也。 、 《仪礼·乡食礼》-记宰夫宴出自东房。 、 《书·顾命》-在东房。 、 《左传·宣公十七年》-郤子登,妇人笑于房。
【组词】
厢房、 房植、 房奥
1. 【六房】 房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