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49: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49:15
操之过切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处理事情过于急切”。基本含义是指在处理问题或事务时过于急躁,缺乏耐心,往往导致不良后果或适得其反的结果。
操之过切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文献,具体出处难以考证,但其含义在古代和现代基本一致,都是指处理事情过于急躁。
在文化中,强调“中庸之道”和“和为贵”,因此操之过切** 这个成语反映了对于急躁行为的批评和警示,强调在处理事务时应保持冷静和耐心。
这个成语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负面的,因为它暗示了一种不成熟或不理智的行为方式。联想上,可能会想到那些因为急躁而失败的故事或人物。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因为操之过切而错失了一些机会,后来学会了更加耐心和细致地处理问题。
在诗歌中,可以将“操之过切”融入描述人物性格的诗句中,如:“他心如烈火,操之过切,终是烧毁了希望的桥梁。”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一个人焦急地在房间里走来走去,或者在办公室里急切地敲打键盘。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急促的脚步声或紧张的呼吸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jumping the gun”或“acting in haste”,都表达了类似的急躁和过早行动的含义。
操之过切 这个成语提醒我们在处理事务时要保持冷静和耐心,避免因为急躁而导致的负面后果。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对于提升语言的准确性和表达的深度都有重要意义。
我个人看来,目前的民主运动的确战斗性不够,也许有些老辈人认为操之过切,反而不好。
1.
【操】
(形声。从手,(sào)声。本义:拿着,握在手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操,把持也。 、 《礼记·曲礼》-操右契。 、 《礼记·学记》-不学操缦。 、 《公羊传·庄公三十年》-盖以操之为巳蹙矣。 、 《列子·汤问》-操蛇之神闻之。 、 《史记·项羽本纪》-大王来何操?
【组词】
可操左券;同室操戈、 操刀
2.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3.
【过】
古国名 ,在今山东省掖县稍西北近海处。
【引证】
《左传·襄公四年》-处浇于过,处豷于戈。
姓,过国之后。
4.
【切】
摩擦;接触。
【引证】
《广雅》-切,摩也。 、 《史记·扁鹊仓公传》-不待切脉。 、 《淮南子·原道》-可切循把握。
【组词】
切齿、 切磨、 切摩、 切循
一定要。
【引证】
《老残游记》-诸位切不可乱动。
【组词】
切照、 切须、 切不可骄傲;切勿吸烟;切勿、 切戒、 切莫、 切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