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42: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42:44
冬贮: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在冬季进行的储存活动”。它通常指的是在冬季来临之前,为了应对寒冷季节中可能的食物短缺或其他资源不足,提前储备食物、燃料或其他必需品的行为。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冬贮”可能被用来描绘一个家庭或社区为即将到来的严冬做准备的场景,强调团结和前瞻性。
口语:在日常口语中,人们可能会说“我们今年要早点开始冬贮”,意味着他们计划提前储备冬季所需的物资。
专业领域:在农业或生态学领域,“冬贮”可能指的是动物为了度过冬季而进行的能量储备,如松鼠储存坚果。
同义词:储备、贮备、备货
反义词:消耗、使用、浪费
“冬贮”一词源于汉语,由“冬”和“贮”两个字组成。在古代,由于冬季物资获取困难,冬贮成为一种重要的生存策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社会,由于物流和供应链的发展,冬贮的重要性有所降低。
在许多文化中,冬贮象征着准备和预防,是一种传统的生存智慧。在一些农村地区,冬贮仍然是每年必须进行的活动,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和对季节变化的适应。
“冬贮”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温馨的家庭场景,家人一起为冬天做准备,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家人的关爱。它也可能唤起对过去简单生活的怀念。
在个人生活中,冬贮可能意味着提前购买冬季衣物或取暖设备,确保在寒冷的冬天能够舒适地生活。
在诗歌中,可以将“冬贮”比喻为人们内心的准备和坚韧:
心灵的冬贮, 在寒冷中坚守, 每一粒希望的种子, 都是春天的预兆。
视觉上,“冬贮”可能让人想到堆满柴火的壁炉、整齐排列的罐头食品或挂满果实的果树。听觉上,可能是家人围坐在火炉旁,分享故事和笑声的声音。
在不同文化中,冬贮的概念普遍存在,但其具体表现和重要性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北欧国家,由于冬季漫长且寒冷,冬贮尤为重要。
“冬贮”这个词不仅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策略,也体现了对未来的规划和准备。在现代社会,虽然冬贮的物质需求可能减少,但其象征意义——准备、预防和团结——仍然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学习和理解“冬贮”,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生活中的准备和规划的重要性。
1.
【冬】
(会意。表示时序终了,已进入寒冷季节。四季中的第四季,即农历十月至十二月)。
一年四季中秋春之间的季节,天文学上认为是从12月至3月,农历十月到十二月。
【引证】
《说文》-冬,四时尽也。 、 《诗·邶风·谷风》-我有旨蓄,亦以御冬。 、 《诗·陈风·宛丘》-无冬无夏。 、 《后汉书·张纯传》-冬者,五谷成熟,物备礼成。
【组词】
冬暖夏凉;冬酿、 冬温、 冬计
2.
【贮】
(形声。从贝,宁(zhù)声。从贝与财物有关。本义:积存,收藏)。
同本义(侧重于保存,含有积累储存的过程)。
【引证】
《说文》。按,与宁同。因宁为朝宁义所专,复制此字。-貯,积也。 、 《周礼·廛人》注-货物贮藏于市中。 、 《吕氏春秋·乐成》-我有衣冠,而子产贮之。 、 晁错《论贵粟疏》-而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 、 《世说新语·任诞》-厨中有贮酒数百斛。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木格贮之。 、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备贮弹药。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馆以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