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2:09: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09:46
“四灵”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四种神话中的灵兽,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这四种灵兽在**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四个方位(东、西、南、北)和四种基本元素(木、金、火、水)。
在文学中,“四灵”常被用来象征宇宙的秩序和平衡,或者作为守护神出现在神话故事中。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四灵”来指代这四种特定的神兽,或者泛指任何一组四个相关的神圣或神秘的实体。在专业领域,如风水学,四灵被用来指导建筑和室内布局,以达到和谐与平衡。
同义词:四象、四方神兽 反义词:无特定反义词,但若从象征意义上看,可以与“混沌”或“无序”相对比。
“四灵”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星象学和神话传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神兽的象征意义逐渐丰富,从简单的方位象征发展到包括五行、季节等多种象征意义。
在**文化中,四灵不仅是神话中的角色,也是许多节日和仪式中的重要元素。它们在民间信仰、艺术创作和日常生活中都有深远的影响。
对于许多人来说,四灵代表着神秘、力量和保护。它们常常与好运、长寿和成功联系在一起。
在个人生活中,四灵的形象常被用于装饰品或护身符,人们相信它们能带来好运和保护。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青龙舞动在东方的晨曦,白虎啸傲于西方的黄昏,朱雀翩翩于南方的烈日,玄武静卧于北方的寒冰。”
看到四灵的形象,可能会联想到古代**的壁画、雕塑和戏剧中的表演。听到相关的描述,可能会让人想起古代的吟唱和现代的音乐作品。
在其他文化中,如日本的四神(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也有类似的概念,但细节和象征意义可能有所不同。
“四灵”作为一个文化符号,不仅丰富了语言的表达,也加深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欣赏。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融入特定的文化背景。
1.
【四】
(指事。甲骨文字形,象鼻子喘息呼气之形。本义:数目。三加一所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四,阴数也。四分之。 、 《玉篇》-阴数次三也。 、 《仪礼·觐礼》。注:“谓乘马也。”-路下四亚之。 、 《书·尧典》-光被四表。 、 、 《诗·鄘风·干旄》-良马四之 、 刘邦《大风歌》-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中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做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6”。
【引证】
《宋史·乐志十七》-大吕、大簇用四字。
2.
【灵】
(形声。从巫,靈(líng)声。本义:巫)。
古时楚人称跳舞降神的巫为灵。
【引证】
《说文》-灵,灵巫也。以玉事神。 、 《离骚》-命灵氛为余占之。 、 《楚辞·云中君》-灵连踡兮既留。 、 屈原《东皇太一》-灵偃蹇兮姣胶。
【组词】
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