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13: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13:44
容像(Portrait):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指一个人的肖像或画像,通常是指通过绘画、摄影或其他艺术形式表现的人物形象。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容像也可以指对一个人性格、特征或生活的描绘。
容像一词源自拉丁语“portrarere”,意为“描绘”或“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不同的语言中演变,但基本含义保持不变,即指人物的图像或描绘。
在不同的文化中,容像有着不同的意义和价值。例如,在西方艺术中,肖像画常常与贵族和权力的象征联系在一起,而在东方艺术中,肖像画可能更注重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
容像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个人身份、记忆和历史。它可能唤起对亲人或名人的回忆,或是对艺术作品的欣赏。
个人可能会在家庭相册中看到亲人的容像,或在博物馆中欣赏历史人物的肖像画。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容像”来比喻人物的内心世界:
他的容像,如同一幅深邃的画, 隐藏着无数未说的故事。
看到“容像”这个词,可能会联想到柔和的灯光下,一位艺术家专注地绘制肖像的场景。听觉上,可能会想象到画笔在画布上轻轻滑动的声音。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的“portrait”,法语的“portrait”,德语的“Porträt”,基本含义相似,但在具体使用和文化内涵上可能有所不同。
容像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不仅指代视觉艺术中的人物形象,还可以用于文学和日常对话中。了解和掌握这个词的用法,对于丰富语言表达和理解艺术作品都有重要意义。
1.
【容】
(会意兼形声。小徐本“从宀,谷(gǔ)。”大徐本看作会意。“宀”是房屋,“谷”是空虚的山洼,都有盛受的意思。本义:容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容,盛也。 、 《易·师》-君子以容民畜众。 、 《汉书·五行志》-言宽大包容。 、 《荀子·解蔽》-故曰心容。 、 《史记·乐书》-广则容奸。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可容一人居。
【组词】
容隐、 容足、 容接、 容盛、 容民、 容民畜众、 容畜、 容受、 容放
2.
【像】
(形声。从人,从象,象亦声。本义:相貌相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然韩非之前只有象字,无像字。韩非以后小篆即作像。许断不以象释似,复以象释像矣。系辞曰,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像此者也。又曰,象也者,像也。…盖象为古文,圣人以像释之。虽他本像亦作象。然郑康成、王辅本非不可信也。凡形像、图像、想像字皆当从人,而学者多作象,象行而像废矣。”-像,似也。 、 《荀子·富国》-影之像形也。 、 林觉民《与妻书》-女必像汝,我心甚慰。 、 清·李渔《闲情偶寄》-以情乃一人之情,说张三要像张三,难通融于李四。 、 老舍《黑白李》-脸上处处像他哥哥,可是那种神气又不完全像他的哥哥。
【组词】
像形、 像似、 像形奇名、 像煞、 像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