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32: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32:09
树桠(shù yā)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指的是树枝的分叉部分,即树枝上分出的小枝条。它通常用来描述树木的结构,特别是在描绘树木的形态时。
在文学作品中,树桠常被用来营造自然、宁静的氛围,或者作为象征性的元素,如生命的分岔、选择的路口等。在口语中,人们可能更倾向于使用“树枝”或“枝桠”,而树桠则显得更为文雅和书面化。在专业领域,如林业或园艺学中,树桠可能特指某些特定类型的枝条,用于研究树木的生长模式和结构。
同义词:树枝、枝桠、枝条 反义词:树干(树桠是树干的分支)
树桠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树”和“桠”组成,其中“桠”指的是树枝的分叉。在古代汉语中,“桠”字的使用较为常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汉语中更倾向于使用“树枝”或“枝桠”。
在传统文化中,树木常被赋予象征意义,如长寿、坚韧等。树桠**作为树木的一部分,也可能承载这些象征意义,尤其是在描绘自然景观或表达哲学思考时。
树桠给人以自然、宁静的感觉,也可能引发对童年、乡村生活的回忆。在艺术创作中,树桠的形态多样,可以激发创作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日常生活中,树桠可能出现在公园、森林或后院中,成为人们休闲、思考的场所。例如,一个人可能在树桠下读书,享受宁静的时光。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树桠间,月光洒落, 如梦如幻,如诗如歌。 风过处,叶舞轻扬, 心随自然,悠然自得。
树桠的视觉联想可能包括树木的枝条交错、树叶的摇曳等。听觉上,风吹过树桠时,可能会发出沙沙的声音,给人以宁静和放松的感觉。
在英语中,树桠可以对应为“branch”或“twig”,但“branch”更常用于指较大的树枝,而“twig”则更接近于“树桠”的意思。不同文化中,树木及其部分都有各自的象征意义和使用*惯。
树桠作为一个描述树木结构的词汇,不仅在语言表达中具有实用性,也在文学和艺术创作中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情感价值。通过对树桠的学*和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汉语词汇的多维含义和文化内涵。
1.
【树】
(形声。从木,尌(shù)声。本义:栽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植,立也。假借为尌竖字。-树,生植之总名。 、 《左传·昭公二年》-宿敢不封殖此树。 、 《国语·晋语》。注:“树木也。”-夫坚树在始。 、 周礼《中庸》。注:“谓殖草木也。”-地道敏树。 、 《周礼·大司徒》-二曰树艺。 、 《诗·鄘风·定之方中》-树之榛栗。 、 《孟子·梁惠王上》-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组词】
树事、 树杨、 十年之计,在于树木;树其树以荫行人
2.
【桠】
成叉状的树枝。
【引证】
《玉篇》-桠,木桠杈。 、 《广韵》引方言-江东言树枝为桠杈也。
【组词】
桠杈、 桠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