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2:03: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03:56
清代官署名。清改明锦衣卫为銮仪卫﹐掌乘舆供奉卤簿仪仗之事。
1.
【銮】
(形声。从金,羉(luán)声。本义:古时皇帝车驾所用的铃)。
古代皇帝车的仪铃,安装在轭首或车衡上方。上部一般为扁圆形的铃,铃内有弹丸,铃上有辐射状的镂孔。下部为长方形的座;座的两面常有钉孔。西周时开始流行。
【引证】
《说文》-人君乘车四马四镳八銮,铃象鸾,鸟声,和则敬也。 、 《礼记·经解》-升车则有銮和之音。 、 《东京赋》-銮声哕哕。
【组词】
銮刀、 銮辂、 銮音、 銮声
2.
【仪】
(形声。从人,义声。本义:容止仪表)。
同本义。
【引证】
《诗·大雅》。郑玄笺:“善威仪,善颜色。”-令仪令色,小心翼翼。 、 《人物志》-心质平理,其仪安闲。
【组词】
仪状、 仪观、 仪宇、 仪缀、 仪止、 仪采、 仪相、 仪形、 仪状、 仪望、 仪干、 仪操、 仪举
3.
【卫】
(会意。从韋币从行。甲骨文中“卫、韦”同字。意思是在大道(行)站岗保卫(韦)。本义:保卫;防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卫,宿卫也。 、 《玉篇》-卫护也。 、 《战国策·赵策》-以卫王宫。 、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备一夕之卫。 、 诸葛亮《出师表》-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组词】
卫籍、 守卫、 自卫、 捍卫、 卫守、 卫助、 卫足、 卫侍、 卫社、 保家卫国;卫卒、 卫养、 卫从、 卫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