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2:52: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52:07
“余威”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某事物或某人留下的影响力或威力,尤其是在其主要作用或活动结束后仍然存在的影响。基本含义是指残留的威力或影响力。
“余威”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余”(剩余)和“威”(威力)组成。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左传》中提到“余威犹存”,形容某人的影响力在死后仍然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限于人,也用于**、政策等方面。
在文化中,“余威”常与历史人物、英雄事迹联系在一起,强调历史的长远影响和传承。在社会背景中,它也常用来形容某些政策或的长期影响,如改革开放的余威仍在持续影响**的社会经济发展。
“余威”一词给人以深沉、持久的感觉,联想到历史的厚重和时间的深远。它让人思考事物的长期影响和传承,激发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和思考。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见证一位退休的社区领袖,尽管不再担任职务,但他的余威仍在社区中产生积极的影响,人们仍然尊重和追随他的意见和建议。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余威”:
夕阳下的余威,
映照着古老的城墙,
历史的回声,
在风中轻轻吟唱。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夕阳下的古城墙,余晖映照,给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听觉上,可以联想到风吹过古城墙的声音,仿佛历史的回声。
在英语中,“余威”可以对应为“residual influence”或“lingering effect”,虽然表达略有不同,但核心含义相似,都指事物结束后仍存在的影响力。
通过对“余威”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这一词汇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它不仅是一个描述影响力的词汇,更是一个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桥梁,提醒我们关注事物的长期影响和传承。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增强语言的深度和广度。
1.
【余】
(形声。从食,余声。本义:饱足)。
饱足。足食得饱。
【引证】
《说文》-余,饶也。
2.
【威】
威力;威风。
【引证】
《说文》-威,畏也。 、 《吕氏春秋·荡兵》-威也者,力也。 、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严大国之威。 、 、 《孟子·公孙丑下》-威天下不以兵革。 、 《汉书·李广传》-威棱威乎邻国。 、 汉·贾谊《过秦论》-威振四海。 、 《明史》-为敛威去。
【组词】
威风杀气、 威弧、 威折、 威服、 威柄、 威畏、 威约、 威凌、 威绥
尊严,威严。
【引证】
《明史》-畏威保位。 、
【组词】
威荣、 威法、 威神、 威裕、 威敬、 威光、 威棱、 威德、 威锋、 威权、 威灵、 威声、 威神、 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