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12: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12:45
“狗眼看人”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狗的眼睛看人。基本含义是指以低下的、狭隘的或不公正的眼光看待他人,带有贬义色彩。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批评那些以偏见或不公正的态度对待他人的人。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描绘一个角色的负面性格特征,如《红楼梦》中可能用来形容贾环对贾宝玉的嫉妒和偏见。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这个成语来直接批评某人的不公正行为。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社会学,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讨论偏见和歧视的问题。
同义词:
反义词:
“狗眼看人”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狗的普遍看法,即狗的视野狭窄,容易以偏概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用于描述人的负面态度和行为。
在**文化中,狗通常被视为忠诚的象征,但在这个成语中,狗的形象被用来比喻人的负面行为。这反映了社会对偏见和歧视的普遍批评态度。
这个成语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不公正和偏见。它可能引发对社会不平等和歧视问题的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听到朋友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一个总是对新员工持有偏见的老板,这帮助我理解了在职场中偏见的存在和影响。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不要让狗眼看人,世界的色彩远比黑白丰富。”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只狗的眼睛,旁边是不同人的面孔,象征着不同的视角和态度。音乐上,可以选择一些低沉、压抑的旋律来表达这个成语的负面情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judging a book by its cover”,意指以貌取人,但这个表达没有直接对应“狗眼看人”的贬义色彩。
“狗眼看人”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有力的表达工具,用来批评不公正和偏见。它不仅丰富了语言的表达能力,也提醒我们在社会交往中应保持公正和客观的态度。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成语是非常重要的。
你这是~。
1.
【狗】
(形声。从犬,句(gōu)声。本义:犬。原指小犬。后为狗犬的通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狗,犬也。大者为犬,小者为狗。 、 《易·说卦传》-艮为狗。 、 《春秋·考异郵》。注:“狗,斗之精所生也。”-故斗运狗三月而生也。 、 《史记·秦本纪》-以狗御蛊。 、 《礼记·曲礼上》。疏:“大者为犬,小者为狗。”-效犬者左牵之。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悍吏之来吾乡,…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
2.
【眼】
(形声。从目,艮(gèn)声。本义:眼珠)。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眼,目也。 、 《释名》-眼,限也。瞳子限限而出也。 、 《易·说卦》-巽为多白眼。 、 《庄子·盗跖》-比干剖心,子胥抉眼,忠之祸也。
3.
【看】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手”字的变形,下面是“目”,意思是用手遮住眼睛远望。本义:用手加额遮目而远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看,睎也。(睎,望也。) 、 李白《望庐山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
【组词】
这棵雅致的常青树很好看
4.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