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7:36: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7:36:26
词汇“牲玉”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探讨这个词汇的可能含义和用法。
“牲玉”字面意思是指用于祭祀的牲畜和玉器。在古代,牲畜和玉器都是重要的祭祀用品,牲畜代表生命和牺牲,玉器则象征纯洁和尊贵。
在古代文献中,“牲玉”可能出现在描述祭祀仪式的场合,如《左传》等历史文献中。在现代语境中,这个词汇几乎不再使用,除非是在讨论古代文化或历史时。
同义词:祭品、牺牲、供品 反义词:无(由于“牲玉”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反义词不适用)
“牲”字源自古代对家畜的称呼,“玉”则指玉石。两者结合,形成了表示祭祀用品的词汇“牲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现代汉语中很少使用。
在**古代,祭祀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活动,牲玉作为祭祀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古代人们对神灵的敬畏和对生命的尊重。
提到“牲玉”,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庄重仪式和神圣的氛围,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怀念。
由于“牲玉”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这个词汇。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祭祀的诗歌时,可以使用“牲玉”来营造历史氛围:
古道长风,牲玉祭天,
神灵在上,敬畏心间。
结合古代祭祀的图像和传统音乐,可以更好地理解“牲玉”的含义和背景。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祭祀用品可能有不同的名称和象征意义,如西方的祭坛和圣餐。
“牲玉”作为一个古代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反映了古代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人们对神灵的敬畏。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的历史和文化。
1.
【牲】
(形声。从牛,从生。本义:古代供祭祀用的全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牛完全当为字之训。-牲,牛完全也。 、 《谷梁传·哀公元年》-全曰牲,伤曰牛。 、 《周礼·庖人》注-始养之曰畜,将用之曰牲,是牲者,祭祀之牛也。 、 《易·萃》。郑注:“大牲,牛也。”-用大牲。 、 《左传·僖公三十一年》-礼不卜常祀,而卜其牲日。牛卜日曰牲。
【组词】
牲体、 牲礼、 牲玉、 牲事
2.
【玉】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根绳子,串着一些玉石。“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 、 《礼记·曲记》。疏:“玉谓佩也。”-君无故玉不去身。 、 《虞书》。郑注:“执之曰瑞,陈列曰玉。”-五玉。 、 《周礼·王府》-王齐则共食玉。 、 《书·洪范》-惟辟玉食。 、 《左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组词】
玉情儿、 玉墀、 玉阙、 玉虚、 玉树、 玉砚、 玉雕、 玉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