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09:14: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09:14:33
词汇“牲碑”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
“牲碑”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用于纪念或记载牲畜的碑文。在古代,牲畜是重要的财产和祭祀用品,因此有时会为特别重要的牲畜立碑以示纪念。
由于“牲碑”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很少出现。在古代文献中,可能会在一些关于祭祀或农耕的记载中找到相关内容。
“牲碑”一词的词源可能与古代的祭祀文化和农耕社会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俗逐渐消失,因此“牲碑”这一词汇的使用也变得罕见。
在古代**,牲畜不仅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也是祭祀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为牲畜立碑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农业和祭祀的重视。
对于现代人来说,“牲碑”可能会引起一种对古代文化和传统的怀旧情感,同时也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社会的简朴和勤劳。
由于“牲碑”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或遇到这个词汇。
在创作中,可以将“牲碑”作为一个象征元素,用来表达对传统农业社会的怀念或对特定历史**的纪念。
由于“牲碑”与古代文化和农耕生活相关,可以联想到古老的石碑、田野和牲畜的叫声。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也有类似的俗,比如为重要的动物立碑或纪念物,但具体词汇和俗可能会有所不同。
“牲碑”作为一个特定且不常见的词汇,反映了古代社会对牲畜的重视和纪念俗。在现代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文化,但在日常交流中使用的机会较少。
1.
【牲】
(形声。从牛,从生。本义:古代供祭祀用的全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牛完全当为字之训。-牲,牛完全也。 、 《谷梁传·哀公元年》-全曰牲,伤曰牛。 、 《周礼·庖人》注-始养之曰畜,将用之曰牲,是牲者,祭祀之牛也。 、 《易·萃》。郑注:“大牲,牛也。”-用大牲。 、 《左传·僖公三十一年》-礼不卜常祀,而卜其牲日。牛卜日曰牲。
【组词】
牲体、 牲礼、 牲玉、 牲事
2.
【碑】
(形声。从石,卑声。本义:古时宫、庙门前用来观测日影及拴牲畜的竖石)。
竖石。
【引证】
《说文》-碑,竖石也。 、 《仪礼·聘礼》。注:“宫必有碑,所以识日景引阴阳也。宗庙则丽牲焉以取毛血。其材,宫庙以石,窆用木。”-上当碑南陈。 、 《礼记·檀弓》-公室设丰碑。 、 《礼记·祭义》-君牵牲…既入庙门,丽(拴)于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