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50: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50:09
愚昧: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缺乏知识、智慧或理解力,表现为无知和不明事理。它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或群体在某些方面缺乏必要的知识和判断力,导致行为上的错误或不当。
在文学中,“愚昧”常常用来描绘角色的性格特征,如在《奥赛罗》中,伊阿古利用奥赛罗的愚昧来操纵他。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带有贬义,用来批评某人的无知或愚蠢。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教育学,愚昧可能指代认知障碍或学习障碍。
同义词:无知、愚蠢、糊涂、蒙昧 反义词:智慧、明智、聪慧、开明
同义词中,“无知”强调缺乏知识,而“愚蠢”则更多指判断力差。反义词中,“智慧”和“明智”都强调了知识和判断力的正面特质。
“愚昧”一词源于古汉语,最初用来形容人的心智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固定为现在的定义,即缺乏知识和理解力。
在许多文化中,愚昧常常与落后、不文明联系在一起。例如,在启蒙时代,欧洲的哲学家们强调理性和知识的重要性,以此来对抗愚昧和迷信。
“愚昧”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负面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无知和错误。它可能引发对教育重要性的思考,以及对如何避免愚昧的探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因为愚昧而导致的误解或冲突。例如,在工作中,一个团队成员可能因为对项目的不理解而做出错误的决策。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愚昧的阴影下,真理的光芒显得格外耀眼。”
视觉上,愚昧可能让人联想到模糊的图像或黑暗的场景。听觉上,可能与低沉、模糊的声音相关联。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ignorance”和“stupidity”,虽然与“愚昧”有相似之处,但每个词都有其特定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细微差别。
“愚昧”是一个描述人类认知状态的重要词汇,它提醒我们知识和教育的重要性。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正确理解和使用这个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思想和情感。
1.
【愚】
(会意。从心,从禺(yù)。从心,与性情有关。禺,猴属,兽之愚者。本义:愚蠢,愚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愚,戆也。 、 《周礼·司刺》-三赦,曰惷愚。 、 《诗·大雅·抑》-靡哲不愚。
2.
【昧】
(形声。从日,未声。从日,与光线有关。本义:昏暗不明)。
同本义。
【引证】
《广雅·释诂四》-昧,冥也。 、 《书·牧誓》-时甲子昧爽。 、 《楚辞·九章·怀沙》-日昧昧其将暮。 、 《荀子·哀公》。注:“昧,闇;爽,明也。谓初晓尚暗之时。”-君昧爽而栉冠。 、 《淮南子·原道》-神非其所宜而行之则昧。 、 《后汉书·苏竟传》-虽昧必亮。 、 《战国策·赵策》-愚者昧于成事。 、 《楚辞·离骚》-惟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轻身而昧大义。
【组词】
昧旦、 昧然、 昧昧、 昧色、 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