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05: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05:54
愚眉肉眼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愚笨的眉毛和肉眼。基本含义是指人的观察力和判断力低下,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或真相。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的眼光短浅,缺乏洞察力。
在文学作品中,愚眉肉眼 常用于讽刺或批评那些缺乏远见和智慧的人物。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于自嘲或调侃他人,表达对某人判断力的不信任。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管理学,这个词汇可能用于讨论决策过程中的认知偏差。
同义词:目光短浅、见识浅*、眼界狭窄 反义词:目光如炬、洞察秋毫、见微知著
愚眉肉眼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汉语中对视觉和认知的一种比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描述认知局限性的常用表达。
在传统文化中,智慧和洞察力被高度推崇。因此,愚眉肉眼** 这个成语在社会交往中常用于提醒人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观察力。
这个词汇带有一种轻微的贬义,让人联想到那些固执己见、不愿接受新观点的人。它也可能引发对自我认知的反思,提醒自己在判断事物时要保持开放和灵活。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一个总是坚持错误观点的朋友,提醒他需要更客观地看待问题。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愚眉肉眼不见真,
世间万象皆浮云。
唯有心明眼亮者,
方能洞察秋毫深。
视觉上,愚眉肉眼 可能让人联想到模糊的画面或失焦的镜头。听觉上,它可能与低沉、模糊的声音相关联,象征着认知的模糊不清。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short-sighted" 或 "blind to the truth",它们都传达了类似的认知局限性的概念。
愚眉肉眼 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有力的表达,用于批评或自嘲认知的局限性。它在文学和日常对话中都有广泛的应用,提醒人们要保持敏锐的观察力和开放的心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深度。
今日我来度脱蓝采和,那厮愚眉肉眼,不识贫道。
我和这等~难相瞅,凡胎浊骨难相守。
1.
【愚】
(会意。从心,从禺(yù)。从心,与性情有关。禺,猴属,兽之愚者。本义:愚蠢,愚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愚,戆也。 、 《周礼·司刺》-三赦,曰惷愚。 、 《诗·大雅·抑》-靡哲不愚。
2.
【眉】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目上毛形。本义:眉毛)。
眼上方的弓或嵴,亦指生长在这条嵴上的眉毛。
【引证】
《说文》-眉,目上毛也。 、 《诗·卫风·硕人》-螓首蛾眉。 、 元稹《遗悲怀》-报答平生未展眉。
【组词】
眉心、 眉间广尺、 眉泉、 眉寸、 眉下添眉、 眉弓、 眉尖、 眉柳、 眉脚
3.
【肉】
(象形。甲骨文 字形,小篆,象动物肉形。“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动物的肌肉)。
指供食用的动物肉。
【引证】
《说文》。段注:“胾,大脔也,谓鸟兽之肉。…人曰肌,鸟兽曰肉。”-肉,胾肉。 、 《左传·隐公元年》-公赐之食,食舍肉。 、 《孟子·梁惠王上》-七十者可食肉矣。 、 《礼记·曾子问》-不归肉。 、 《周礼·内饷》-辨体名肉物。
【组词】
吃肉;蟹肉;家禽的黑肉;肉醢、 肉山脯林、 肉林、 肉腥、 肉糜、 肉羹
4.
【眼】
(形声。从目,艮(gèn)声。本义:眼珠)。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眼,目也。 、 《释名》-眼,限也。瞳子限限而出也。 、 《易·说卦》-巽为多白眼。 、 《庄子·盗跖》-比干剖心,子胥抉眼,忠之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