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59: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59:33
愚拙 这个词由两个汉字组成:“愚”表示愚蠢、不明事理,“拙”表示笨拙、不灵巧。结合起来,愚拙 指的是既愚蠢又笨拙,形容人缺乏智慧和技巧,行为或思维方式显得迟钝和不灵活。
愚拙 这个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愚”和“拙”两个意义相近的字组合而成。在古代汉语中,这两个字分别用来形容人的智力和技能上的不足,现代汉语中则更多地结合使用,强调智力和技能的双重缺陷。
在传统文化中,愚拙** 有时被用来形容那些不善于世俗事务,更倾向于追求精神或道德修养的人。这种用法带有一定的褒义,暗示虽然外在表现愚拙,但内心可能有着更高的追求。
愚拙 这个词通常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无能和失败。然而,在某些情境下,如对某些艺术家的描述,愚拙可能被赋予一种纯真和朴实的美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些同事在处理复杂问题时显得愚拙,但通过耐心指导和培训,他们最终能够克服这些困难。
在诗歌中,愚拙 可以用来形容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如“山间的溪流,愚拙地绕过每一块石头,最终汇入大海的怀抱。”
愚拙 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缓慢、沉重的动作,如老式电影中缓慢移动的机械装置,或是沉重、不协调的脚步声。
在英语中,愚拙 可以对应到“clumsy”和“stupid”这两个词,分别强调动作的不灵活和智力的不足。
愚拙 这个词在描述人的智力和技能上的不足时非常有用,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语境和情感色彩,避免不必要的负面影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词汇的多重含义和用法是提升表达能力的关键。
1.
【愚】
(会意。从心,从禺(yù)。从心,与性情有关。禺,猴属,兽之愚者。本义:愚蠢,愚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愚,戆也。 、 《周礼·司刺》-三赦,曰惷愚。 、 《诗·大雅·抑》-靡哲不愚。
2.
【拙】
(形声。从手,出声。本义:笨拙,不灵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拙,不巧也。 、 《广雅》-拙,钝也。 、 《墨子·贵义》-不利于人谓之拙。 、 《书·盘庚》-予亦拙谋。 、 《离骚》-理弱而媒拙兮。 、 《老子》四十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 《抱朴子》-每动作而受嗤,言发口而违理者,拙人也。 、 《史记·货殖列传》-拙者不足。 、 《楚辞·离骚》-理弱而媒兮,恐导言之不固。 、 唐·戎昱《咏史》-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 、 《红楼梦》-姐妹们虽拙,大家一处作伴,也可解些烦闷。
【组词】
性拙、 拙行、 拙诚、 拙鸠、 拙薄、 拙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