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37: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37:19
垂暮 的字面意思是指太阳快要落山,比喻人到晚年或事物接近衰亡的阶段。基本含义是指接近黄昏或晚年,带有一定的哀愁和沧桑感。
“垂暮”一词源于古代汉语,由“垂”和“暮”两个字组成。“垂”有接近、快要的意思,“暮”指傍晚或晚年。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形容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衰老。
在**传统文化中,“垂暮”常与尊敬老人、珍惜时间的价值观相联系。在现代社会,随着人口老龄化,“垂暮”也常用来讨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福利问题。
“垂暮”一词常带有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沧桑感,让人联想到夕阳、老树、古老的建筑等形象,引发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有限的感慨。
在我的生活中,曾遇到一位垂暮之年的老人,他每天坚持读书写字,对生活充满热情,这种精神让我深受感动。
诗歌: 垂暮的夕阳, 洒在古老的城墙上, 岁月如歌, 在每一块砖石上回响。
视觉:想象一幅画面,夕阳西下,一位老人坐在摇椅上,静静地看着远方。 听觉:可以联想到一首轻柔的钢琴曲,如《暮光之城》的主题曲,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氛围。
在英语中,“垂暮”可以对应为“twilight”或“sunset years”,在其他语言中也有类似的表达,如法语的“le crépuscule”和西班牙语的“el crepúsculo”。
“垂暮”一词不仅描述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晚年,也蕴含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对时间的珍惜。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垂暮”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对生命和时间的感悟。
1.
【垂】
(形声。从土,(chuí)声。本义:边疆)。
边疆;边境。 同: 陲
【引证】
《说文》。按,下垂的垂,说文作垂。-垂,远边也。 、 《广韵》-垂,疆也。 、 《公羊传·宣公十二年》-寡人无良边垂之臣。 、 《战国策·秦策四》-今大国之地,半天下有二垂。 、 曹植《白马篇》-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 《荀子·臣道》-边境之臣处,则疆垂不丧。
2.
【暮】
(形声。从日,莫声。古字作“莫”,像太阳落到草丛中,表示天将晚。“暮”为后起字。本义:日落时,傍晚)。
同本义。
【引证】
《论衡·明雩》-暮者,晚也。 、 《庄子·齐物论》-朝三而暮四。 、 《楚辞·离骚》-恐美人之迟暮。 、 《乐府诗集·木兰诗》-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 《韩非子·难一》-今朝至,暮变。 、 宋·苏轼《石钟山记》-至莫夜月光明。 、 唐·杜甫《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组词】
暮天、 暮雨、 暮途、 暮烟、 暮暮、 暮鼓、 暮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