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01: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01:49
“浄身”(jìng shēn)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清洁身体”或“洗净身体”。在古代**,这个词特指太监在入宫前进行的身体净化仪式,包括切除生殖器官的手术,以确保他们不会对皇室血统构成威胁。
在文学中,“浄身”可能被用来象征性地表示净化、牺牲或彻底的改变。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除非在讨论历史或文化话题时。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人类学,这个词可能会被用来描述古代**的特定文化实践。
“浄身”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字面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演变。在古代,这个词主要用于描述太监的特殊仪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可能有所扩大,尤其是在象征性的语境中。
在**古代社会,浄身是太监入宫的必要条件,这一实践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性别和纯洁性的特定观念。这种做法在现代社会已被废除,但这个词仍然保留着其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性。
提到“浄身”,可能会引起人们对古代文化、牺牲和改变的深思。这个词可能会让人感到一种历史的沉重感和对过去实践的反思。
在现代生活中,“浄身”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除非在讨论历史或文化话题时。个人经历中,这个词可能更多地出现在学术讨论或历史研究中。
在诗歌中,可以将“浄身”用作象征性的表达,如:
他的心灵如同经历了浄身,洗净了所有的尘埃和烦恼。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古代太监在进行浄身仪式的场景,这种视觉联想可能会带来一种历史和文化的沉浸感。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古代宫廷的氛围和仪式的音乐。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浄身”的词汇,但类似的净化仪式在不同文化中都有存在,如印度的某些**仪式。
“浄身”这个词不仅是一个历史词汇,也是一个文化符号,它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特定观念和实践。在现代语境中,它可以被用作象征性的表达,帮助我们理解和反思历史和文化的影响。
1. 【浄】
2.
【身】
(象形。象人之形。本义:身躯的总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身的本义是人的躯干。-身,躬也。象人之形。 、 《论语·乡党》-必有寝礼,长一身有半。 、 王述之《经义述闻》-人自项以下,踵以上,总谓之身。颈以下,股以上,亦谓之身。 、 《诗·秦风·黄鸟》-人百其身。 、 《礼记·哀公问》-身也者,亲之枝也。 、 《礼记·祭义》-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 、 《孟子·告子下》-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 《楚辞·九歌·国殇》-身首离兮心不惩。 、 明·于谦《石灰吟》-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 《史记·项羽本纪》-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组词】
身边钱、 身品、 身伴、 身边人、 身首分离、 身殃、 身牖、 身无长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