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35: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35:52
拖家带口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带着全家人一起行动或迁移。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在做出某种决定或行动时,需要考虑到家庭成员的利益和需求,不能只考虑自己。
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拖”和“家”以及“带”和“口”组成,形象地描述了带着家人一起行动的情景。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较高,尤其是在讨论家庭决策和个人选择时。
在**文化中,家庭观念非常重要,因此“拖家带口”这个词汇反映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和责任感。在社会变迁中,这个词汇也常用来讨论家庭结构的变化和社会责任的分配。
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责任、牺牲和家庭的重要性。它可能引发对家庭成员之间情感联系的思考,以及在做出个人选择时对家庭影响的考虑。
在个人生活中,这个词汇可能与家庭决策、搬迁、职业选择等经历相关。例如,一个人可能因为拖家带口而选择了一份离家近但可能不那么理想的工作。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拖家带口,行走在人生的旅途, 每一步,都承载着爱的重量。”
视觉上,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一家人手牵手一起行走的画面。听觉上,可能联想到家庭成员之间的对话和笑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with family in tow”,意思相近,但文化背景和使用情境可能有所不同。
“拖家带口”这个词汇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它不仅描述了一个具体的行动,还反映了家庭在个人生活中的重要性。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家庭与个人之间的关系。
金俊武说不定有一点钱,可他拖家带口的,不好为难金家湾的这个强人。
带着一家大小,指受家属拖累。
1.
【拖】
(形声。本作“拕”,左形,右声。本义:曳引)。
同本义。
【引证】
《广雅》-拕,引也。 、 《淮南子·齐俗》-纵体拖发。 、 《淮南子·人间世》-拖其衣被。 、 《汉书·南越传》-拖舟而入水。
【组词】
拖上州拔下县、 拖罟、 拖钩、 拖刀计、 拖扯
2.
【家】
词尾。
【组词】
成年家;整天家
3.
【带】
(象形。小篆字形,上面表示束在腰间的一根带子和用带的两端打成的结。下面象垂下的须子,有装饰作用。本义:大带,束衣的腰带)。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带,绅也。上象系佩之形。佩必有巾,从重巾。 、 《仪礼·士虞礼记》-不说带。 、 《诗·卫风·有狐》-之子无带。 、 《左传·桓公二年》-带裳幅舄。 、 《世说新语·文学》-王遂披襟解带,留连不能已。 、 《墨子·公输》-子墨子解带围城。
【组词】
带冕、 带围、 带钩、 带头
4.
【口】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同本义。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引证】
《说文》-口,人所以言食也。 、 《国语·晋语》-且夫口三五之门也。 、 《春秋·元命苞》-口之为言达也。 、 《鬼谷子·捭阖》-口者心之门户。 、 《左传·定公四年》-勺饮不入口七日。 、 《后汉书·张衡传》-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 白居易《卖炭翁》-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组词】
口腹、 口分、 口滑、 口辅、 口眼弗闭、 口里摆菜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