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5:57: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5:57:41
心无挂碍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内心没有任何牵挂或障碍。它描述的是一种心理状态,即一个人在精神上没有负担,不受外界干扰,能够自由自在地思考和行动。
在文学作品中,“心无挂碍”常常用来形容主人公在追求理想或面对困境时的心理状态,如《红楼梦》中贾宝玉在某些时刻的心境。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这个词来安慰或鼓励他人放下心中的负担。在心理学或哲学领域,这个词可能被用来讨论人的精神自由和内在平和。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表达的侧重点不同,如“心无旁骛”强调专注,“心无杂念”强调纯净。反义词则完全相反,描述的是内心充满忧虑和负担的状态。
“心无挂碍”这个词汇源自用语,后来逐渐融入汉语日常表达中。在中,它与“无我”、“空”等概念相关,强调内心的解脱和超越。
在**传统文化中,“心无挂碍”与道家的无为而治、儒家的中庸之道以及佛家的禅修都有关联。它体现了东方哲学中追求内心平和与精神自由的理念。
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宁静和自由。它让我联想到广阔的天空和无垠的大海,象征着心灵的宽广和深邃。
在面对工作压力时,我常常提醒自己保持心无挂碍,不被琐事困扰,专注于解决问题。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心无挂碍,如风过耳,不留痕迹;心如止水,映照万物,不染尘埃。”
视觉上,我可以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个人站在海边,面对着平静的海面,内心如同海面一样平静无波。听觉上,可以是一段轻柔的钢琴曲,让人感受到内心的宁静。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free from worries”或“unburdened heart”,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内心无负担的状态是相似的。
“心无挂碍”这个词汇对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提醒我在生活中保持内心的平和与自由。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更好地把握和传达复杂的情感和思想。
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这离颠倒梦想。
1.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
2.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3.
【挂】
(形声。从手,圭(guī)声。本义:区别,区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易·系辞传》:“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古本多作画者,此等皆有分别画出之意。陆德明云:“挂,别也。后人乃云悬挂,俗制挂字耳。”-挂,画也。 、 《仪礼·特牲礼》-挂于季指。 、 《庄子·渔夫》。释文:“别也。”-变更易常以掛功名。
4.
【碍】
(形声。从石,疑声。本义:妨碍,阻挡)。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碍,止也。 、 《通俗文》-限至曰碍。 、 《列子·力命》。注:“止也。”-孰能碍之。 、 《法言·问道》。注:“限也。”-碍诸以礼乐。 、 吴均《与朱元思书》-直视无碍 、 《红楼梦》。-咱们别在这里碍手碍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