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7:30: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7:30:58
关碍(guān ài)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阻碍、妨碍或障碍。它通常用来描述某事物或情况对另一事物或情况的进展或实现造成的阻碍。
关碍的词源较为传统,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关”指关口或关卡,“碍”指妨碍。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左传》中提到“关碍不通”。
在文化中,关碍常与克服困难、挑战命运的观念相联系。它反映了人对于面对和解决问题的态度和哲学。
关碍这个词给人一种挑战和困难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需要努力克服的障碍,有时也带有一定的负面情感色彩。
在个人生活中,关碍可能体现在工作上的难题或个人目标的实现过程中遇到的阻碍。例如,学*一门新语言时遇到的语法关碍。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关碍”来表达人生旅途中的挑战:
人生如旅途,关碍无数重, 心怀坚定志,何惧风雨中。
关碍可以联想到崎岖的山路或复杂的迷宫图,以及紧张刺激的音乐,如电影中的追逐场景音乐。
在英语中,与“关碍”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obstacle”或“hurdle”,它们在语义上相似,但文化内涵和使用场景可能有所不同。
关碍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物理或逻辑上的障碍,还反映了人们面对困难时的态度和决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关碍”能够丰富我们的词汇选择,增强表达的准确性和深度。
1.
【关】
(形声。从门,丱(guān)声。金文作“門”,象门里有门闩形,本象形字。小篆繁化,变成了形声字。本义:门闩)。
门闩。闩门的横木。
【引证】
《说文》-关,以木横持门户也。 、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臧纥斩鹿门之关以出。 、 《史记·魏公子列传》-赢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赢于众人广坐之中。
【组词】
关牡、 关楗、 关龠
2.
【碍】
(形声。从石,疑声。本义:妨碍,阻挡)。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碍,止也。 、 《通俗文》-限至曰碍。 、 《列子·力命》。注:“止也。”-孰能碍之。 、 《法言·问道》。注:“限也。”-碍诸以礼乐。 、 吴均《与朱元思书》-直视无碍 、 《红楼梦》。-咱们别在这里碍手碍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