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02: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02:23
前仆后继(qián pū hòu jì)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基本含义是指在斗争或工作中,前一个人失败了,后一个人继续努力,不畏艰难,勇往直前。
该成语常用于描述在困难和挑战面前,人们不屈不挠、持续奋斗的精神。在文学作品中,它可以用来形容英雄人物的牺牲精神和后继者的坚定意志。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它来鼓励他人面对困难不要放弃。在专业领域,如军事、体育或商业,它可以描述团队或个人在失败后继续努力的情况。
该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源自**古代的战争和斗争场景,用以形容士兵或战士在战斗中的英勇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扩展到更广泛的社会和人文领域,用以描述任何形式的持续努力和奋斗。
在文化中,前仆后继的精神被视为一种高尚的品质,尤其是在面对国家和民族的重大挑战时。这种精神在的历史和文学中有着深厚的根基,被广泛赞扬和传承。
该成语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坚韧不拔、勇敢无畏的形象。它激励人们在困难面前不放弃,持续努力,追求目标。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面对学业挑战时,看到身边的同学前仆后继,不断努力,这给了我很大的鼓舞和动力。
在诗歌中,可以将“前仆后继”融入以下诗句:
风雨中,我们前仆后继,
不畏艰难,只为那一抹晨曦。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群人在崎岖的山路上前行,前面的人倒下,后面的人继续前进。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战鼓声、脚步声和激励人心的演讲。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fall forward”或“keep pushing forward”,虽然不如“前仆后继”那样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但也传达了类似的坚持和奋斗的精神。
通过对“前仆后继”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深层含义。这个成语不仅是对历史和文化的传承,也是对个人品质的激励。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们在面对挑战时要保持坚韧和勇气。
跛马愠仆,前仆后踣。
1.
【前】
(本义:前进)。
同本义。
【引证】
《广雅》-前,进也。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然而驱之不前,却之不止。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 、 《乐府诗集·陌上桑》-罗敷前致词。 、 唐·杜甫《石壕吏》-听妇前致词。 、 《聊斋志异·狼三则》-狼不敢前。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驰而前。 、 《庄子》-孔子下车而前。
【组词】
前却、 前迈、 前旌
2.
【仆】
(会意。从人,从菐,菐亦声。古文从臣,从菐。甲骨文字形,象一个罪人端着畚箕,从事卑贱劳动之形。本义:供役使的人。即奴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僕,给事者。 、 《诗·大雅·既醉》-景命有仆。
3.
【后】
(会意。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古之,从一口,发号者君后也。按从坐人,从口,与君同意。本义:君主,帝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后,继君体也。 、 《书·舜典》-班瑞于群后。 、 《诗·周颂·时迈》-允王维后。 、 《礼记·内则》-后王命冢宰。 、 《国语·周语》-昔我先世后稷。 、 《左传·文公二年》-皇皇后帝。 、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夏后皋之墓也。
【组词】
后王、 后帝、 后夷、 后辟
4.
【踣】
向前仆倒。
【引证】
《说文》-踣,僵也。 、 《庄子·外物》-甲徒狄因以踣河。 、 《左传·襄公十四年》-与晋踣之。 、 枚乘《七发》-神物怪疑,不可胜言,直使人踣焉。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一卒持剑刺应元贯胫;胫折踣地。
泛指跌倒,摔倒。
【引证】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
【组词】
屡踣屡起;踣顿、 踣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