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58: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58:50
掠地攻城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迅速地占领土地和攻破城池”。它通常用来形容军事行动中的快速进攻和占领敌方重要据点的行为。
在文学作品中,掠地攻城 常被用来描绘战争的激烈和将领的英勇。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比喻任何快速且有力的行动或竞争。在专业领域,如军事历史或战略研究中,这个词汇则有更精确的定义和应用。
掠地攻城 这个词汇源自古代汉语,其中“掠”字意为抢夺,“攻”字意为攻击,“城”字意为城池。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逐渐固定,主要用于描述军事行动。
在古代,掠地攻城** 是军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古代战争的特点和将领的智谋。这个词汇也体现了古代社会对战争和征服的重视。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紧张和激动,因为它描绘了一种快速且激烈的行动。联想上,我会想到古代战场上的尘土飞扬和士兵的呐喊。
在我的生活中,掠地攻城 这个词汇曾被用来形容一次迅速的市场推广活动,那次活动确实如同一阵旋风,迅速提升了产品的知名度。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风卷残云掠地来,
铁骑如潮攻城开。
结合图片,我可能会想到古代战场上尘土飞扬的场景;结合音乐,可能会选择一首激昂的进行曲,以增强掠地攻城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lightning strike" 或 "blitzkrieg",它们都强调了快速和突然的行动。
掠地攻城 这个词汇不仅在军事领域有重要意义,也在文学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它体现了快速和有力的行动,对我来说,学*和理解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好地表达和理解相关的概念和情境。
勤王报国应无惮,掠地攻城也畏难。
忠源着急万分,那赛大臣却雍容坐镇,视作没事模样,因此洪秀全~,势如破竹。
1.
【掠】
(形声。从手,京声。本义:抢劫,夺取)。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新附》-掠,夺取也。
2.
【地】
(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同本义,与“天”相对。
【引证】
《春秋·元命苞》-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 、 《尔雅·释地》-土乙力为地。 、 《管子·形势解》-地生养万物。
【组词】
落地;天地;地角、 地宫、 地府、 地脉、 地遁
3.
【攻】
(形声。从攴(pū),工声。本义:进攻,攻打)。
同本义(与“守”相对)。
【引证】
《说文》-攻,击也。 、 《左传·宣公二年》-攻灵公于桃园。 、 《战国策·秦策》-宽则两军相攻。 、 《左传·僖公四年》-以此攻城,何城不克? 、 《墨子·公输》-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 《孙子·谋攻》-其次伐兵,下政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 汉·贾谊《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 《论语·先进》-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组词】
攻车、 攻钞、 攻围、 攻无不取
4.
【城】
(会意。从土,从成,成亦声。本义:城墙)。
同本义 。都邑四周用作防御的高墙。一般分两重,里面的叫城,外面的叫郭,城字单用时,多包含城与郭。城郭对举时,只指城。
【引证】
《说文》-城,所以盛民也。 、 《礼记·礼运》-城郭沟池以为固。 、 《史记·田单列传》-使老弱女子乘城。 、 《公羊传·定公十二年》。注:“天子周城,诸侯轩城。”-百雉而城。 、 《谷梁传·隐公七年》-城为保民为之也。 、 《墨子·七患》-城者,可以自守也。 、 唐·李白《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组词】
城内;城外;万里长城;城守、 城曲、 城铺、 城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