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8:44: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8:44:23
剽掠(piāo lüè)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快速地掠夺或抢夺财物。它通常带有贬义,指的是通过暴力或非法手段迅速夺取他人的财物或资源。
剽掠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描述战争、盗匪行为或不正当的商业竞争。在口语中,它可能用来形容某人迅速且不择手段地获取利益。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军事,它可能指非法的掠夺行为。
同义词:掠夺、抢夺、劫掠 反义词:保护、捐赠、施舍
剽掠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剽”指的是轻捷、快速,而“掠”则意味着掠过或夺取。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现代汉语中的“剽掠”,专门指快速且非法的夺取行为。
在**传统文化中,剽掠通常与负面形象相关联,如盗匪、侵略者等。在社会背景中,它可能与不公平竞争、违法行为等社会问题相关。
剽掠这个词通常会引起人们的负面情感反应,如愤怒、恐惧或厌恶。它可能让人联想到暴力、不公和贪婪。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不会直接使用“剽掠”这个词,但它可以用来描述一些不正当的商业行为或个人行为,如抄袭、盗版等。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剽掠”来描绘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或不幸**,如:
风卷残云,夜幕下,
剽掠之影,悄然而至。
剽掠可能让人联想到快速移动的黑影、尖锐的金属碰撞声或紧张的背景音乐,这些都可以通过视觉艺术或音乐作品来表达。
在英语中,与“剽掠”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plunder”或“loot”,它们都指非法夺取财物的行为。不同文化中对这种行为的看法和描述可能有所不同。
剽掠这个词在汉语中具有明确的负面含义,常用于描述非法或不道德的夺取行为。它在文学、口语和专业领域都有应用,能够准确传达快速且非法夺取的意味。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更精确地表达和理解相关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