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0:11: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0:11:47
“冲风之末”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冲风”即疾风,“之末”即末端。整个成语比喻力量已经衰弱到极点,无法再产生实质性的影响或效果。
“冲风之末”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冲风之末,力不能漂鸿毛。”原意是指疾风的末端,力量已经不足以吹动鸿毛,后来引申为力量衰微的意思。
在**传统文化中,这个成语常用来警示人们要居安思危,不要等到力量衰微时才后悔。
这个成语给人以衰败、无奈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夕阳西下、英雄末路的画面。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在描述某个曾经辉煌但现在衰落的事物或人物时使用这个成语。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昔日繁华如梦,今朝冲风之末,岁月无情,英雄泪满襟。”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夕阳下的荒凉景象;听觉上,可能是风吹过枯枝的萧瑟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spent force”,意指已经耗尽力量的状态。
“冲风之末”这个成语深刻地描绘了力量衰微的状态,无论是在文学创作还是日常表达中,都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词汇。通过对这个成语的学*,可以更好地理解汉语的丰富性和深刻性。
1. 【冲】
2.
【风】
比喻感化。
【引证】
《史记·平准书》-天子于是以式终长者,故尊显以风百姓。
【组词】
风民
3.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4.
【末】
(指事。金文字形。“木”上加一点,指明树木末梢所在处。本义:树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末,木上曰末。 、 《孟子》-不揣其本,而齐其末。 、 《淮南子·地形》-末有十日,其华照下地。 、 《左传·哀公十一年》-末大必折。
【组词】
末大、 末大必折、 末杪、 末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