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47: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47:02
“前度刘郎”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字面意思指的是前一任的刘姓男子,通常用来比喻前一任的恋人或情人,尤其是指前一任的男性恋人。
在文学作品中,“前度刘郎”常用于表达对过去恋人的怀念或回忆。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特定的文学或文艺圈子中,它可能被用来增添一种文雅或古典的氛围。
同义词:前男友、旧爱 反义词:现任、新欢
“前度刘郎”源自刘禹锡的诗句,后来逐渐演变成一个固定的成语,用来指代前一任的恋人。在古代文学中,这个词汇常用来表达一种怀旧或感伤的情感。
在**传统文化中,诗词常常用来表达个人的情感和思想。因此,“前度刘郎”这个词汇在文学作品中被广泛使用,成为表达怀旧情感的一个典型词汇。
这个词汇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怀旧的情感,让人联想到过去的恋人或美好的回忆。它能够唤起人们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逝去情感的感慨。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特定的文学创作或文艺交流中,它可以用来增添一种文雅或古典的氛围。
在诗歌创作中,可以将“前度刘郎”融入诗句,表达对过去恋人的怀念:
月下独酌思前度,
刘郎何处觅芳踪。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月光下的静谧画面,一个人独自思念着过去的恋人。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旋律悠扬、略带忧伤的音乐,增强这种怀旧的氛围。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成语,但可以用类似的表达来传达相似的情感,例如英语中的“former lover”或“ex-boyfriend”。
“前度刘郎”这个词汇在汉语中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色彩,它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词汇,更是一种情感的载体。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添语言的韵味和深度。
种桃道士今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唐朝诗人刘禹锡因“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而被贬播州。14年后被调回京城作《再游玄都观》诗:“百亩庭中半是苦,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1.
【前】
(本义:前进)。
同本义。
【引证】
《广雅》-前,进也。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然而驱之不前,却之不止。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 、 《乐府诗集·陌上桑》-罗敷前致词。 、 唐·杜甫《石壕吏》-听妇前致词。 、 《聊斋志异·狼三则》-狼不敢前。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驰而前。 、 《庄子》-孔子下车而前。
【组词】
前却、 前迈、 前旌
2.
【度】
估计,推测。
【引证】
《史记·项羽本纪》-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 《诗·小雅·巧言》-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组词】
忖度、 测度;度空儿
衡量。
【引证】
《礼记·王制》。释文:“量也。”-度地居民。
3.
【刘】
(形声。从金,从刀,丣(yǒu)声。本义:杀,戮)。
同本义(含有大规模杀戮的意思)。
【引证】
《诗·周颂·武》-胜殷遏刘,耆代尔功。 、 《书·盘庚上》。孔传:“刘,杀也。”-重我民,无尽刘。 、 《方言》卷一-秦晋宋卫之间谓杀曰刘,晋之北鄙亦曰刘。 、 《左传·成公十三年》-芟夷我农功,虔刘我边垂。(虔:杀戮)。
4.
【郎】
(形声。从邑,良声。从“邑”,表示与行政区域有关。本义:古邑名。在今山东金乡县境)。
古地名。春秋鲁邑。
【引证】
《说文》。按,鲁有二郎。-郎,鲁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