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19: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19:33
词汇“献尊”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似乎是一个较为古雅或正式的词汇,可能在古代文献或特定的文化语境中出现。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献尊”字面意思是指献上尊敬或尊贵的物品或态度。其中,“献”意味着奉献、献上,而“尊”则指尊贵、尊敬。结合起来,“献尊”可以理解为以尊敬的态度献上某种尊贵的东西。
在古代文学或礼仪场合中,“献尊”可能用于描述向君王、贵族或神明献上珍贵的礼物或表现出极高的敬意。在现代语境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正式的、庄重的场合,如国家级的庆典、**仪式或文化遗产的保护活动中,仍可能出现。
“献尊”可能源自古代汉语,其中“献”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已有出现,意为献上、奉献;“尊”则有尊贵、尊敬之意。随着时间的推移,“献尊”可能在日常语言中逐渐减少使用,但在某些特定的文化或礼仪场合中仍保留其意义。
在传统文化中,尊敬和权威是一种重要的社会价值。因此,“献尊”这样的词汇体现了对尊贵和尊敬的重视,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和礼仪规范。
“献尊”这个词给人一种庄重、尊敬的感觉,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宫廷礼仪、**仪式或对历史的尊重。它传达了一种对权威和传统的敬畏之情。
在现代生活中,虽然“献尊”不常用于日常对话,但在某些特定的场合,如向长辈表达敬意、在正式的仪式中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尊重时,可以使用这个词汇来增强表达的庄重感。
在创作一首关于传统节日的诗歌时,可以使用“献尊”来描述人们在这个节日中对传统的尊重和庆祝: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人们献尊于古老的*俗。
灯火辉煌,祈愿声声,
传承千年的文化,永不凋零。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古代宫廷中臣子向君王献上礼物的画面,或者在**仪式中信徒们虔诚地献上供品的场景。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庄重的音乐或仪式中的颂歌。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包括英语中的“pay homage”或“offer reverence”,这些表达也传达了对某人或某事的尊敬和敬意。
“献尊”这个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它体现了对尊贵和尊敬的重视,是中华文化中尊敬*和权威的一种表达。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文化背景和社会价值,增强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深度。
1.
【献】
(会意。从犬,鬳(yàn)声。“犬”代表进献之物。本义:献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献,宗庙犬,名羹献。犬肥者以献之。 、 《礼记·曲礼》。按,礼凡荐腥谓之献。-犬曰羹献。 、 《周礼·大司马》-献禽以祭祖。 、 《诗·豳风·七月》-献羔祭韭。 、 《仪礼·聘礼》-荐晡醢,三献。(三献:陈祭品三次献酒。)
【组词】
献尸、 献帛、 献爵、 献台
2.
【尊】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双手捧着尊,从酉,从収(gǒng)。小篆从酋,从収。或作寸。本义:酒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作罇。-尊,酒器也。 、 《周礼·大宗伯》。司农注:“献尊、象尊、著尊、壶尊、大尊、山尊。”-辩六尊之名物。 、 《礼记·明堂位》-尊用牺象山罍。 、 《仪礼·士冠礼》-侧尊。 、 《后汉书·张衡传》-形似酒尊。 、 、 、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尊还酹江月。
【组词】
携尊、 尊觯、 尊爵、 尊彝、 尊中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