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19: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19:21
嫉贪如仇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对贪婪的行为憎恨如同对待仇敌一样”。这个成语强调了对贪婪行为的极度厌恶和不容忍。
在文学作品中,嫉贪如仇 常用来形容主人公的道德高尚,对不公正和贪婪的行为持有强烈的反感。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表达对某人贪婪行为的批评或不满。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道德伦理讨论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强调对贪污腐败的零容忍态度。
同义词:深恶痛绝、痛恨、憎恶 反义词:宽容、纵容、容忍
嫉贪如仇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由“嫉”、“贪”、“如”、“仇”四个字组成,每个字都有其明确的意义。在古代文献中,这个成语就已经出现,用以表达对贪婪行为的极端厌恶。
在传统文化中,廉洁和正直被视为重要的道德品质。嫉贪如仇** 反映了这种文化价值观,强调了对不公正和贪婪行为的抵制。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仍然被广泛使用,特别是在反腐倡廉的宣传和教育中。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强烈的正义感和对不公正行为的反感。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坚守原则、不畏强权、勇于揭露和抵制腐败的人。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曾遇到过一些同事因为贪婪而失去了职业道德,最终导致公司遭受损失。这种情况下,嫉贪如仇 这个成语就非常贴切地描述了我对这些行为的看法。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嫉贪如仇,心如明镜,
不染尘埃,守正不阿。
在视觉上,嫉贪如仇 可能让我联想到一位正义的法官或检察官,严肃而坚定地处理贪污案件。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法庭上的宣判声,严肃而有力。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hate greed as if it were an enemy",但这种表达不如嫉贪如仇 这个成语简洁和有力。
嫉贪如仇 这个成语不仅是对贪婪行为的强烈谴责,也是对廉洁和正直价值观的强调。在我个人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帮助我更准确和有力地表达对不公正行为的反感,增强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
吴南溪方伯生平洁介,嫉贪如雠。
1.
【嫉】
(形声。从女,疾声。本义:忌妒才德地位等美好的人)。
同本义。泛指忌妒。
【引证】
《广雅》-嫉,妒也。 、 《楚辞·离骚》-各兴心而嫉妒。 、 、
【组词】
嫉诬、 嫉病、 嫉心、 嫉毁
2.
【贪】
(形声。从贝,今声。从“贝”,与财物有关。本义:贪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贪,欲物也。 、 《方言一》-晋、魏河内之比,谓惏曰残。楚谓之贪。 、 《墨子·非儒下》-贪于饮食,惰于作务。 、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贪货弃命。 、 《楚辞·离骚》注-爱财曰贪,爱食曰婪。 、 《韩非子·十过》-虞公贪利其璧与马而欲许之。
【组词】
贪赃、 贪便宜;贪得无厌;贪冒、 贪鄙、 贪汙、 贪墨、 贪夫徇财
3.
【如】
(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字疑从女,若省声。女子从人者也。-如,从随也。 、 《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如,从也。”-有律以如己也。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 、 《柳宗元《三戒》-犬皆如人意。
【组词】
如命、 如志、 如令
4.
【雠】
(形声。从言。雔(chóu)声。本义:应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以言相当也。-雠,犹应也。 、 《三苍》-雠,对也。 、 《诗·大雅·抑》-无言不雠。 、 《左传·僖公五年》-忧必雠也。 、 《战国策·赵策一》-著之盘盂,属之雠柞。
【组词】
雠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