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32: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32:10
嫉贤妒能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嫉妒比自己更有才能的人。其中,“嫉贤”指的是嫉妒有德行和才能的人,“妒能”则是嫉妒有才能的人。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对他人才能的嫉妒和排斥。
在文学作品中,嫉贤妒能 常用来描绘那些心胸狭窄、不能容忍他人优秀的人物形象。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批评那些因为嫉妒而采取不正当手段的人。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管理学,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分析团队中的负面情绪和行为。
同义词:妒忌、嫉妒、忌妒、忌恨 反义词:赞赏、钦佩、推崇、敬仰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气和程度的深浅,而反义词则表达了完全相反的情感和态度。
嫉贤妒能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文献,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人际关系和道德观念的看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但在现代社会中,其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传统文化中,嫉贤妒能** 被视为一种负面的人格特质,与儒家提倡的“仁爱”和“和谐”相悖。在现代社会,这种行为仍然被广泛批评,尤其是在强调团队合作和公平竞争的环境中。
这个词汇通常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不公平、恶意和破坏性的行为。它可能引发对人际关系中复杂情感的思考,以及对如何处理嫉妒情绪的探讨。
在职场中,我曾目睹过因为嫉贤妒能而导致团队分裂的情况。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个人的声誉,也影响了整个团队的效率和氛围。
在诗歌中,可以将“嫉贤妒能”融入对人性复杂性的探讨:
在光芒之下,阴影悄然滋生,
嫉贤妒能,心灵的暗流。
在视觉上,可以联想到阴暗的角落和扭曲的面孔,而在听觉上,可能是低沉的、充满嫉妒的对话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envy”或“jealousy”,但这些词汇更多强调的是对他人拥有的东西的渴望,而不是对他人才能的嫉妒。
嫉贤妒能 这个词汇深刻揭示了人性中的负面情绪和行为。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描述和分析人际关系中的复杂情感。通过深入学这个词汇,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动机,促进更健康的人际交往。
项羽嫉贤妒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
你这~的贼,不杀了,要你何用!
1.
【嫉】
(形声。从女,疾声。本义:忌妒才德地位等美好的人)。
同本义。泛指忌妒。
【引证】
《广雅》-嫉,妒也。 、 《楚辞·离骚》-各兴心而嫉妒。 、 、
【组词】
嫉诬、 嫉病、 嫉心、 嫉毁
2.
【贤】
(形声。从贝,与财富有关。本义:多财)。
有德行;多才能。
【引证】
《说文》-贤,多才也。 、 《庄子·徐无鬼》-以财分人之谓贤。 、 《史记》-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 、 诸葛亮《出师表》-闲贤臣。
【组词】
贤声远达、 贤歌、 贤才、 时贤
3.
【妒】
(形声。从女,户声。本义:妇女忌妒丈夫。也指忌妒别的女子的姿色)。
【组词】
妒鳞、 妒女祠、 妒色、 妒妇
泛指忌妒别人。
【引证】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妆成每被秋娘妒。
【组词】
妒害、 妒纷、 妒痴、 妒刻、 妒富愧贫、 妒敌
4.
【能】
(象形。金文作字形象熊形。本义:熊)。
传说中的一种像熊的兽。
【引证】
《说文》-能,熊属。足似鹿。 、 《左传·昭公七年》。贾注:“兽也。”-梦黄能入于寝门。 、 唐·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近者三奸悉破碎,羽窟无底幽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