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49: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49:10
“党豺为虐”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豺狼成群,为害一方”。这个成语比喻坏人结成团伙,共同作恶。其中,“党”指的是结成团伙,“豺”是一种凶猛的野兽,常用来比喻凶恶的人。
在文学作品中,“党豺为虐”常用来形容恶势力或腐败集团的勾结和作恶行为。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批评某些团体或个人的不道德行为。在专业领域,如政治学或社会学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分析和批判权力集团的腐败和滥用职权。
“党豺为虐”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源自**古代对豺狼的描述,用以比喻恶人的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其具体指涉的对象和情境有所变化。
在文化中,豺狼常被视为凶恶的象征,因此“党豺为虐”这个成语在社会中常用来批判和警示那些结成团伙作恶的行为。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如反腐败**中,这个成语的使用频率可能会增加。
这个成语带有一种强烈的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腐败、不公和恶势力的存在。它激发人们对正义和公平的渴望,同时也提醒人们警惕和抵制不道德的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在讨论社会问题或政治话题时使用这个成语,以表达对某些不公正现象的批评和不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这黑暗的角落,党豺为虐,
正义的光芒,何时能照亮?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群豺狼在荒野中游荡,象征着恶势力的猖獗。在音乐方面,可以选择一些沉重或紧张的音乐,来增强这个成语所传达的负面氛围。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成语,但类似的表达如“wolves in sheep's clothing”(披着羊皮的狼)在英语中用来形容伪装成好人的坏人,也有类似的比喻意义。
“党豺为虐”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有力的批判工具,能够简洁而深刻地表达对恶势力的不满和警示。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和运用这样的成语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且鄙人虽愚,独不知夫狼乎?性贪而狠,党豺为虐,君能除之,固当窥左足以效微劳,又肯讳之而不言哉?
1.
【党】
(形声。从黑,尚声。“党”、“黨”在古代是两个字,现在“党”是“黨”的简化字。简化字“党”,从儿(人,尚声)本义:晦暗不明。“党”指集团时,在古代一般只用于贬义,与现代汉语不同)。
不鲜明。
【引证】
《说文》-黨,不鲜也。 、 蒋礼鸿《义府续貂》-嘉兴谓衣物敝垢不鲜曰烟党。
2.
【豺】
(形声。从豸(zhì),才声。从“豸”,表示与野兽有关。本义:野兽名。形似犬而残猛如狼,俗名豺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作犲。-豺,狼属,狗声。 、 《尔雅》-豺,狗足。 、 《苍颉篇·解诂》-豺似狗,白色,有爪牙。迅捷,善搏噬也。 、 《吕氏春秋·季秋》。注:“似狗而长毛,其色黄。-豺则祭兽。 、 《史记·司马相如传》-搏豺狼。 、 《资治通鉴》-曹公,豺虎也。
按,一种野犬,比狼小,毛色较黄,胆子也较狼小,有时夜间成群猎食,但多半是单独或成对出猎,主要吃腐肉或小动物(如家禽)。
3.
【为】
(爲字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下象形。古文象两母猴相对形)。
帮助;佑助。
【引证】
《诗·大雅·凫鷖》-福禄来为。
【组词】
为虎添
4.
【虐】
(会意。小篆字形。从虍(hǔ指虎头),爪人。即虎足反爪伤人。隶变后省略“人”字。本义:凶恶,残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虐,残也。 、 《国语·周语上》-厉王虐,国人谤王。 、 《孟子·公孙丑上》-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 、 《聊斋志异·促织》-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
【组词】
虐世、 虐人、 虐暴、 虐焰、 虐行、 虐刻、 虐烈、 虐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