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04: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04:22
水源:指水的来源,通常指的是自然界中水的起源地,如河流的源头、湖泊、地下水、冰川等。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水源也可以指供应水的地方或系统,如自来水厂、水库等。
“水源”一词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字面意思直接反映了其含义。在古代文献中,如《诗经》和《山海经》中,已有对水源的描述和赞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用法逐渐扩展,涵盖了更广泛的水资源管理概念。
在许多文化中,水源被视为神圣的,与生命和繁荣紧密相关。例如,在许多**仪式中,水被用作净化和祝福的象征。在现代社会,随着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加剧,水源的保护和管理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水源常常让人联想到清新、宁静和生命力。它可能唤起人们对自然美景的向往,或是对环境保护的深刻认识。
在个人生活中,水源的重要性体现在日常饮用、烹饪和卫生等方面。例如,居住在干旱地区的人们对水源的依赖和保护意识尤为强烈。
在诗歌中,水源可以被描绘为“生命的细流,从山巅缓缓流下,滋养着大地和心灵”。
想象一幅画面:清澈的溪流从岩石间流淌,鸟鸣和水声交织,带来一种宁静和放松的感觉。
在不同文化中,水源的象征意义和重要性相似。例如,在印度教中,恒河被视为神圣的水源,而在西方文化中,泉水常常与治愈和净化联系在一起。
水源不仅是自然界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社会和文化的重要象征。了解和保护水源,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人类福祉至关重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水源”这一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与水资源相关的复杂概念和情感。
1.
【水】
(象形。甲骨文字形。中间像水脉,两旁似流水。“水”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水的字,或表示江河或水利名称,或表示水的流动,或水的性质状态。本义:以雨的形式从云端降下的液体,无色无味且透明,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分子式为 H2O,是一切生物体的主要成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水,准也。 、 《释名》-水,准也。准,平也。天下莫平于水。 、 《淮南子·天文》-积阴之寒气为水。 、 《书·洪范》-五行一曰水。 、 《左传·桓公元年》-凡平原出水为大水。 、 《礼记·曲礼》-水曰清滌。 、 《荀子·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
【组词】
水铫、 水头儿、 水湿、 水蛊病、 水中丞、 水落归槽、 水喷桃花、 水镜先生、 水陆杂陈、 水廓、 水涡、 水馆
2.
【源】
(形声。从水,原声。“原”有表义作用,指水源。本义:水源,源泉。字本作“原”)。
同本义。
【引证】
《礼记·学记》-或源也,或委也。 、 《礼记·月令》-祈祀山川百源。 、 《礼记·礼乐志》-犹浊其源而求其清流。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组词】
源委、 源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