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54: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54:46
水滴:字面意思是指从液体表面分离出来的小滴状物质,通常指的是从水体中分离出来的小滴水。基本含义是指小量的水,呈滴状。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水滴常被用作象征或隐喻,如代表生命的源泉、时间的流逝或纯洁无瑕。 口语:在日常对话中,水滴可能简单地指代一滴水,或者用来形容某物非常小或细微。 专业领域:在气象学中,水滴是云和雨的基本构成单位;在物理学中,水滴的研究涉及表面张力和流体力学。
同义词:水珠、水点、滴水 反义词:水流、水波、水浪
词源:水滴一词由“水”和“滴”两个字组成,其中“水”指液体,“滴”指小滴状。 演变:在古代汉语中,“滴”字已有使用,表示液体从小孔中流出。随着语言的发展,“水滴”成为常用词汇,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
在许多文化中,水滴象征着生命、清洁和纯净。在和神话中,水滴常被视为神圣的象征,如教中的圣水。
水滴给人以清新、纯净的感觉,常与自然、宁静和治愈联系在一起。它也可能唤起人们对童年、乡村或雨天的美好回忆。
在日常生活中,水滴的概念可以应用于节约用水、环境保护等方面。例如,提醒自己每次用水时尽量减少水滴的浪费。
诗歌: 水滴轻敲窗, 夜雨细无声。 梦回江南岸, 心随波光行。
视觉:水滴落在平静的水面上,形成一圈圈涟漪,这种画面常被用于表现宁静和和谐。 听觉:水滴落在不同表面上的声音,如雨滴敲打窗户,或是水滴从屋檐滴下的滴答声,都能唤起特定的情感和记忆。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的“drop of water”,法语的“goutte d'eau”,德语的“Wassertropfen”,都指代相同的基本概念,但在不同文化中可能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
水滴作为一个词汇,不仅在语言中具有基本的功能性意义,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情感内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水滴这一词汇,可以增强表达的细腻度和深度。
1.
【水】
(象形。甲骨文字形。中间像水脉,两旁似流水。“水”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水的字,或表示江河或水利名称,或表示水的流动,或水的性质状态。本义:以雨的形式从云端降下的液体,无色无味且透明,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分子式为 H2O,是一切生物体的主要成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水,准也。 、 《释名》-水,准也。准,平也。天下莫平于水。 、 《淮南子·天文》-积阴之寒气为水。 、 《书·洪范》-五行一曰水。 、 《左传·桓公元年》-凡平原出水为大水。 、 《礼记·曲礼》-水曰清滌。 、 《荀子·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
【组词】
水铫、 水头儿、 水湿、 水蛊病、 水中丞、 水落归槽、 水喷桃花、 水镜先生、 水陆杂陈、 水廓、 水涡、 水馆
2.
【滴】
(形声。从水,啇(dí)声。本义:液体一点一点落下来。成语:滴水成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滴,水注也。 、 《列子·力命》-若何滴滴。 、 唐·杜甫《发同谷县》-临岐别数子,握手泪再滴。
【组词】
滴沥、 滴溜、 滴水、 滴溜当啷
水点;点点下落的液体 。如:水滴;雨滴。也用以形容像水滴那样圆的物体。如:滴子(垂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