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6-25 20:54: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6-25 20:54:10
“义仓”一词源自**古代,指的是由官方或民间组织设立的,用于储备粮食以备灾荒或救济贫困的仓库。其字面意思是指“为了正义和公益而设立的仓库”。
在文学作品中,“义仓”常被用来象征社会正义和民间互助的精神。在口语中,它可能被简化为对某种慈善或公益行为的指代。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社会学,它则是研究古代社会福利和灾害应对机制的重要概念。
“义仓”一词最早出现在**古代文献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使用范围有所扩展,但核心意义始终围绕着公益和救助。
在**传统文化中,“义仓”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仁爱和互助精神。它不仅是物质储备的场所,更是社会和谐与道德实践的象征。
提及“义仓”,我联想到的是温暖和希望,它代表了在困难时刻人们之间的相互支持和帮助。
在我的生活中,曾参与过社区组织的义仓活动,感受到了邻里间的温暖和团结。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义仓”:
在寒冬的夜里,
义仓的灯火温暖如春,
每一粒粮食,
都是人间的爱与希望。
想象一幅画面:古老的义仓门前,人们排队领取粮食,孩子们的笑声和粮食袋的沙沙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温馨的场景。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机构可能有不同的名称,如印度的“公共粮仓”(Annakshetras),但其功能和意义与“义仓”相似,都是为了社会福利和灾害应对。
“义仓”不仅是一个历史词汇,它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在现代社会,它依然具有启示作用,提醒我们关注社会福利和互助精神。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文化视野和情感表达。
1.
【义】
(会意。从我,从羊。“我”是兵器,又表仪仗;“羊”表祭牲。本义:正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
同本义。
【引证】
《墨子·公输》-义固不杀人。 、 、 《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诸葛亮《出师表》-引喻失义。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度义而后动。 、 宋·苏洵《六国论》-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义,坚持正义。)
【组词】
丈义、 义断恩绝、 义不容辞
2.
【仓】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象盖儿,中间象一扇门,下面是进出的口儿,合起来表示仓库这个概念。本义:粮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仓,谷藏也,仓黄取而藏之,故谓之仓。 、 汉·贾谊《论积贮疏》-仓廪实而知礼节。 、 《礼记·月令》。注:“藏祭祀之谷为神仓。”-藏帝藉之收于神仓。
【组词】
谷仓、 仓廒、 仓敖